超级病毒爆发,为国内手机安全问题再敲警钟。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近日公布的《2014年第二期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感染手机恶意程序最多的地区为广东省,感染数量高达712万人次。根据用户新标记的骚扰电话号码归属地,广东以高达829万个骚扰电话号码数在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一,山东、河南、江苏紧随其后。
在隐私变“传奇”的互联网时代,不时遭遇通讯病毒侵袭和恶意电话、短信骚扰成为常态,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裸奔”。对此违法犯罪行为,国内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也缺乏有效打击惩治手段。人们长期遭遇通讯病毒和不堪其扰的“响一声”、广告推销、房产中介、诈骗等骚扰电话和短信,有的还深陷诈骗电话、钓鱼电话吸金骗钱之苦,但维权手段实在有限。如果报警求助或民事诉讼,要么囿于取证太难,要么因为打击成本太高,要么熟视无睹不当回事,执法者也爱莫能助,甚至束手无策。以至于受害者往往只能自认倒霉、自求多福。
电子科技是把“双刃剑”。在互联网安全堪忧的同时,被逼无奈的人们为求自保,也纷纷寻求高科技安全软件来武装保护自己,试图通过披上一层厚厚的“电子盔甲”,求得个人通讯安全安宁。一些安全厂商也纷纷应运而生,觅得广阔商机,不断开发出升级换代的信息安全产品,与越来越隐密难防的黑客技术、诈骗手段、骚扰行为“斗智斗法”,以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比如当遭遇“呼死你”恶意骚扰电话时,安装360手机卫士软件后即可“必杀”,设置黑名单、只接听通讯录的电话,或干脆直接向骚扰方返回“您拨打的手机是空号或者已经停机”的信号,以有效避免骚扰,恢复平静生活。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违法成本过低,就永远阻遏不了逐利不法者的嚣张气焰,消极被动的防御也永远不是治本的好办法。保护公民安全安宁本是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应有职责,决不能仅仅依赖几家有良心的安全企业,否则就是一种失职和悲哀。
保护通讯安全是一个长期攻防转换的过程,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与其让人们被动挨打防御,不如积极进攻“擒敌”。要把查处打击违法犯罪的关口前移,执法司法机关要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或与一些具有良好资质条件和行业信誉的安全厂商合作,加强侦察监管、提升手段措施,发现违法犯罪苗头线索,便及时介入、积极出手、严加查处,对人们的投诉举报更要积极受理立案并采取有效措施。只有高筑违法犯罪成本,让其得不偿失,才能事半功倍。
与此同时,要破除通讯产业黑色利益链,电信运营商有责任完善运行管理体制,打造绿色安全通讯平台;广大通讯用户要有主动维权意识,将接到的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等积极投诉和举报;安全厂商要积极收集整理移动端用户的投诉,向警方反馈;媒体也要发挥好舆论监督力量。通过全民共建强有力防病毒、防骚扰体系,最终创造出绿色、安宁、舒适的通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