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解禁限购”后如何引导楼市回归市场理性

来源:中国商网 时间:2014-07-31 14:23:59

  7月堪称是楼市“限购解禁月”,包括济南、海口、杭州、石家庄、武汉、苏州、徐州等十多个城市松绑了限购政策。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目前,国内涉及限购的46个城市已经有近六成松绑。

  房地产是大宗商品,价格预期会对大宗商品一定时期的走势产生几乎决定性的影响,多数时候都是“买涨不买跌”,投资性、投机性需求更是如此。在当前楼市不景气的背景下取消限购,实际上再次说明了楼市的不景气,炒作房产的富有投资者,现在考虑的主要是如何卖掉,买房的主要需求还是刚性需求,所以单单取消限购,刺激作用有限。

  然而,正因为房地产是大宗商品,对老百姓还起着重要的资产配置作用,所以需要房价的相对稳定,房价暴涨,影响国民生计;房价暴跌,以房地产为财富主要储藏形式的中产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就会是最大受害者。因此,此时取消楼市限购,并非十恶不赦。

  不怕房价下跌,但怕房价暴跌。同样,不怕取消楼市限购,就怕宽松的货币政策、税收、户口等的综合刺激,导致楼市陡然翻转,继续严重偏离合理价格水平。就楼市限购政策本身来说,尽管其行政色彩鲜明,有人认为不符合市场规律,早就应该取消,但这并不妨碍楼市限购政策本身的合法性,如果其作为持之以恒的政策稳定存在,就会内化为市场因素本身。因此,楼市限购政策真正的问题,在于其完全沦为了临时调控工具,经常朝令夕改,扭曲了市场信号。所以,楼市限购政策,最好要么永远存在,要么永远取消。

  世界各国,尽管大多数都没有楼市限购,但也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会任由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投机性、腐败性需求泛滥。没有了限购,就应该有相应的替代措施,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相对需求均衡稳定。一些国家的措施主要是三条,第一条是不动产登记制度,以防止腐败性需求;第二条是房产税,增加住房的持有成本,以遏制投资性、投机性需求;第三条是住房保障制度,尽量扩大保障性住房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覆盖范围。因此,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试图取消楼市限购政策的情况下,不动产登记、房产税和保障房建设得加码推进。(郭文婧)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