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只做大生意,这已经引起最高层的责问。那么,银行为什么只做大生意呢?一是有利可图,二是成本较低。
为什么做大生意有利可图?银行喜欢把钱贷给政府、贷给大企业大集团,一个根本在于这些贷款目标要么有信誉保证,要么有资产保证,项目也是有利可图的稳当收益。所以,银行愿意给有背景的项目大量授信,政府的投资项目不用愁,大企业大集团更是有雄厚的资产做保障。为什么说做大生意成本低呢?上述这些授信项目,比较单纯,搞定一个负责人或者一个单位即可,人力成本比较低。说实话,现在喊银行去搞小生意,它第一个反应就是谁去做?很多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成本是相当低的,因为它有制度保障的存贷差,搞定几个大客户就有业绩保障了,基本不去营销,有的银行连大堂经理都要外包。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要想银行做小生意,它很是不愿意。那么,小生意谁来做呢?小微金融机构应该填补这个缺口。
说实话,你要喊工农中建这些银行做小生意,它基本是不会干的,但城市商业银行,或者是更小的小贷公司、信托公司等,它们可能还会愿意做。但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这些小微金融机构一直游走在一个尴尬的边缘,那就是其在市场内的信誉度远低于商业银行,就算其想做小生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从政策的角度看,与其让财大气粗的大银行做小生意,不如让他们带着小微金融机构去做小生意,这样可以理顺金融市场草根机构与上层机构的关系,也可以提高草根机构的信誉度,让消费者接受。
此外,提高小生意的利润空间也尤其重要。商业银行之所以不愿意做小生意,是因为从利润率的角度讲性价比不高。举个例子,建设银行的公司银行业务毛利率是60%,个人银行业务毛利率仅仅36%,这就是现实。而且银行从自身的风险角度考虑,小微企业也好,个人消费业务也好,都面临很大的风险,如果无法提高这部分的利润率水平,他们自己也难过自己这关,毕竟他们也是企业。
从这些角度看,要想小微企业、成长型企业获得资金,建立一个成熟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更为重要,而且十分迫切。这个成熟,不单单是大,也不单单是融资,它要让投资方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钱才会源源不断地进来。如果你只想救小微企业、成长型企业于一时,拿了钱就六亲不认,没有分红回报,也没有二级市场交易的回报,这样怎么可能让钱源源不断?
做大生意与做小生意,关键要有利可图,而且是市场参与各方受益,这样才能把蛋糕做大,各取所需,各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