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地产虚假广告要“群治”

来源:上海商报 时间:2014-07-25 11:24:38

  近来,地产市场虚假广告“忽悠”消费者不可小觑,从一些消费者情绪激动的投诉中分析,地产广告商“自以为是”更是维权难点。其实要根治地产广告乱象,市场监管部门自然是责无旁贷,地产商、广告商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通过“自治、群治、共治”方式,是有效控制地产虚假广告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空前强硬前提下,在地产行业营销中玩弄概念的虚假广告开始增多,常用的手法有:

  混淆概念。比如一些地产商,将酒店式公寓与公寓式酒店混为一谈,以此诱惑消费者并达到推销目的。

  制造概念。学区房已被地产商“创造”成热频词之一,一旦被冠以学区房后,同样的一套房子价差在一倍甚至在数倍之上,但是最终算不算“学区房”(即能不能进广告中所言的学校),绝对不是地产商所能承诺的。

  编织概念。地产商借用社会热频词,并用莫须有的名义,以“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大城市公务员抛售房产”为由编织的二手房信息,使得公务员与房产信息一度尘嚣气上,调查后发现,含有“公务员急抛”、“公务员抛售”、“公务员不限购”等字样的房源信息,绝大多数与事实不符,有的房源甚至是一手办公用房,实属为招揽客户而制造的广告概念。

  偷换概念。复式、错层、别墅等房型给常人的感觉已经固化。一些地产商打出一层价格购二层面积的广告语,或打出复式房型的广告来偷换概念。比如某地产商用“把小户型搞大了”作引导词,以有挑空错层,标示“这房真的搞大了”。实际上是有的将一层底面积隔成二分之一层(冠以错层),有的一层分隔而成的二层(冠以复式),有的甚至将小区公用的绿化或停车场说成“户户有花园,家家有车库”。

  地产广告市场要正本清源,除了要违法必究、依法严惩外,广告业管理方式需要进行改革创新,应该要从政府行政管理为主向社会共同治理方式转变,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原来政府一个主体、行政一个手段,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三个主体,不只是自上而下的监管或控制,而是让各主体平等参与,建立协商与共治的制度机制。

  一是地产行业协会组织要打头阵。在协会内建立类似广告审读、评审、评价机构,比如推出地产广告标准用语词典,对地产性质、地产建设、地产销售、地产管理等作详尽的解说,只有这样才能让地产商在宣传册、宣传海报或互联网等形式所做广告有章可循,从而避免把“公寓式酒店”宣传成“酒店式公寓”,从源头上消除房屋住宅性质与实际核准性质不符的广告。同时,结合信用管理要求,对行业内故意以虚假广告内容、文字、形式等忽悠市场者,以公开的方式予以曝光,彰显协会组织自控自治自防的功能。

  二是强化并建立地产行业广告主第一责任人的机制。在推进地产广告监管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单一的治理结构向多元化特别是主体自我为主治理转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的社会关系和市场秩序中,广告主体的自律自重自爱是最重要的保障。而自律自重自爱机制的建立不再是上下级或对抗管理关系,更多的需要通过契约、合同关系来维系。因此,地产企业与行业组织签订广告信用守则(契约化)是创新管理的一种尝试,可以推广与普及。

  三是强化正在统一构建中的全国统一的公司信息平台的功能作用。要整合广告商涉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重要领域信用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要主动承担或承接地产开发建设与销售服务行业的相关信息,将地产行业类企业的广告信息作为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标示出开发的楼盘、营销的手法、广告的内容、形式及载体等等,并主动汇集12315投诉中心或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及时发现的行业或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内加以制止,对有关涉嫌违法的广告主进行集中方式的约谈,通过“以案说法”培训,督促企业诚信自律经营,自觉抵制不合法、不规范、不诚信经营行为,引导指导督导地产行业诚信经营。(作者系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高级统计师)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技术突破催热肿瘤免疫与干细胞产业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