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企业正忙年审,埋头于填报、汇集各类表格和数据之中。此事虽被业界视为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究其所用,仅为年审,令人产生一些遗憾。
按照如今的行业监管规则,企业必须时时上传当票、月月填交报表。对此,典当业界虽颇感麻烦,但也多贯彻执行。而再加年审一关,虽不同于大多数行业,但也在坚持。当然,有些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付糊弄,这已非圈中隐秘之事。
环环相扣,从全国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中反映的经营数据便与事实产生偏差,再加上还有企业尤其是新企业不知如何正确传报当票和数据、多有误漏,更让来自监管信息系统的行业数据统计不那么详实准确了。
及至年审,企业又常以往日报表为据提交资料。以至于年审一事虽程序设置科学、审核机构众多、各类资料详尽,但终因内核数据并无多异,结果除极个别企业被点名外,自然皆大欢喜;而现实中业界又时有企业爆出或因非法集资、或因变相违规经营等诸多不良行为被调查。更有甚者,江浙沪等地典当业在2014年的实际状况是惨淡经营,但监管信息系统中的反映都是蒸蒸日上。
长久以往,企业多嫌工作重复,虽照章统计,但种种原因而多有变通。即便如实填报,诸多统计,只为监管一事,故多不尽心,疏漏也就难免。
另外,虽有诸多统计,但因数据相对并不公开,而如今又盛行出版行业统计发展研究报告,所以各类典当发展研究报告虽版本众多,终因各家数据来源不明、无从核实而少权威,故多被业界弃之不用。诸多不宜,一言难尽。
有鉴于上述诸弊,如何将全国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与年审有机结合,业界议论已久。若能实现,一来可省企业重复填报数据之苦,二来可让监管节时省力、日渐从容。如果再将监管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年审工作不断改进,从单一的监管延伸至行业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未来的典当监管必将多方受益。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