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张强指出,资本领域可能存在泡沫,但中国电影的票房总体是真实的,“去年国内票房总体增长接近50%,的确有一定特殊性。我认为,未来5年中国电影票房保持30%左右的增速是可以预期的。”
对于影院的投资建设,曾茂军认为谈泡沫还太早,中国银幕数量目前还不到4万块,按照美国的万人拥有银幕数,中国可以容纳11-12万块银幕,“考虑到上座率的差距,中国银幕数达到8万块左右比较合理,我预计国内银幕的增长,在超过7万块以后才会开始放缓。”
于冬认为,从行业的角度看,中国电影现在是最好的时候,电影行业应该有效的利用资本,借助其强大的推动力取得发展,而不是仅仅依赖资本,“泡沫迟早会挤破,但价值投资永远是最真实的。”
资本将改变电影产业模式?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资本进入电影行业,不仅带来了资金,在中国电影的创作、发行以及周边产业都带来了新元素。中国电影业人士认为,这将对未来中国电影的产业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黄建新表示,资本进入对国产电影的创作的确带来改变,过去中国电影是导演中心制,但电影工业化将会改变这种情况,“电影工业化要保证内容的创作机制可以被重复。”不过他也指出,现在一些对于电影不了解的资本方,抱着赚快钱的目的进入这个领域,这是违背电影行业规律,会对电影本身的品质带来破坏。
叶宁认为,资本和电影是离不开的关系,进入工业化制作的电影,成本会越来越高,资本会越来越重要,“如果资本能够促进好的电影产生,这样的资本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如果资本进入以后,内容越做越差,等资本退潮后会把一批人拍死在沙滩上。”
曾茂军说,资本过热对电影产业可能会带来浮躁,投资者和创作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对于内容的关注度下降,导致电影质量下降,观众审美疲劳,这会影响电影行业的长远发展,“一些复杂的电影金融产品,甚至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张强认为,资本以及互联网技术与电影业的融合是趋势,这是好事情。通过资本和技术的力量,中国电影在线售票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的改变未来可能还会扩展到电影的制作、发行等领域,“总体来说,资本和技术可以推动中国电影行业去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