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兼CEO陈春花辞职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5-30 19:09:12

陈春花

  5月27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公布了新一届董事会换届的结果,称此前担任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兼CEO的陈春花女士离任。

  公告称:“由于任期届满,换届后此前担任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兼CEO的陈春花女士离任,董事会选举刘畅女士继续出任董事长,李兵任董事、总裁。”“如今任期届满,她希望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教育与管理研究领域。”同时,公司宣布将聘请陈春花女士担任新希望六和顾问,继续参与公司今后长期的战略规划。

  此前,新希望六和有两个董事长,分别为董事长刘畅、联席董事长陈春花。在2013年5月,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辞去上市公司董事长一职,并交由女儿刘畅担任。当时,为保证顺利交接班,刘永好力邀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陈春花出任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兼总裁,以辅佐年轻的刘畅。

  附陈春花离职前给新希望六和管理团队写的最后一封信:

  最近的几个月让我花费最多精力去思考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三年新希望六和会是什么样子。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三年调整,我们实现了当初设定的追求,用向自己挑战的勇气,去赢得一个触底反弹的机会,去焕发一个大型农牧企业的全新生机,去赢回属于我们的市场尊严。这一切,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做到了。因此在这一刻,才让我有条件,展开了三年的思考与选择。

  有朋友问我,如何看待过去的时间,我回复给这位朋友时写道:时间,总是能够穿透一切,在过去的日子里,无论是迷茫、痛苦、不安与快乐,都在时间的沉淀下,丰满了这些年。走过这段路,终于发现,那曾经深刻的记忆,早在过去的时光里,已成为过去;哪怕你患得患失,哪怕你妄自菲薄,哪怕你踌躇满志,哪怕你心满意足,可以确定无疑的是,你的一切都已被悄然改变。

  对于你我来说,这是一段值得珍藏和骄傲的时光。我们所战胜的不仅仅是产业及时代的挑战,更是战胜了我们自己;我们所经历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转型,更是经历了自我的转型;我们所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和辛苦,更是付出了挚爱与真情;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在成就一份美好的事业。

  当我有机会去规划三年的时候,能够画出新的蓝图,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新希望六和人。我们有着朴实的韧性、朴素的习惯、美好的情怀以及远大的理想,这些正是新希望六和能够与时代同步,拥抱时代之根本。我有幸,与大家在一起,能够虔诚地传递知识、理念与情怀;能够认真地理解顾客、市场与伙伴;能够开放地接纳变化、挑战与创新;能够坚韧地转型、扬弃与前行。

  正因为这一切,三年,我们会成为一家让消费者感知到的公司,让合作伙伴欢喜的公司,让员工爱恋的公司,让社会欣喜的公司。感知、欢喜、爱恋、欣喜,我把这些内心最喜爱的词汇嵌入到三年战略规划里,是因为我知道,你们会把这一切嵌入到产品与价值创造中,而到那个时候,我们的自豪与幸福,也会嵌入到每一位新希望六和人的生活中。

  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精进自己,从我的角度,我希望大家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也是我对未来的寄语。

  一、人的高度是由双手决定的。

  “手比头高”这是我个人的座右铭之一。人的高度不是由思想决定的,是由双手决定的。一个优秀的经理人能够持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以比别人更高的标准来行动。从根源上来解惑,我们必须知道:战略更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思想。从经理职能的角度来解惑,我们必须知道:经理人不是思想者而是行动者。从做人的道理来理解,我认为:人之优秀正是基于他的行动,企业也如此。

  还记得到埃及分公司的感受,在一大片的黄沙之中,看到熟悉的蓝色厂房,23位中方同事,带领着70多位埃及本地同事,仅用四年的时间,在一个全新的地方,又遇到社会政治环境剧烈波动的情形,依然创造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次年投设第二家工厂,接着筹备第三家工厂的业绩。一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成彬养的一条称之为Tiger的狗,因为一直住在沙漠里,实在是太孤独了,两次从二楼跳下来,不想活了。成彬只好细心地和Tiger交流,做思想工作,并让它理解到这里是个好平台以及发展的意义,抑郁一扫而光,当我再看到它的时候,它很快乐了。这是个故事,却也真实。

  我们走到海外21个国家,凭借的就是同事们的行动力和坚持,用18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新希望海外发展模式。我们走进国内的25个省份,无论是南方北方,无论是酷暑和严寒,同事们用行动诠释了一家饲料企业从微小长成全球第二的壮丽篇章。

  作为个体,经理人可以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可以是一个热爱思考的人,也可以是一个不屈从于现实的人,但当作为职业选择的时候,经理人只能够承担作为职业所必须承担的角色,而这个角色决定了他必须是一个充满理想而又脚踏实地的人,必须是一个热爱思考而又身体力行的人,必须是一个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人。这样的要求也许在很多经理人看来太过苛刻,但是一旦成为经理人,你所承担的责任便要求你必须如此思考、如此行事,行动才是首要的选择。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还记得三年前我们决定拥抱互联网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懂,甚至连我们与互联网是否有关联都不能确定。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不拥抱互联网就会被淘汰,所以在永好董事长的带动下,我们去做了。我们选择“新希望六和+”,或者“+新希望六和”的方式去尝试,还真的尝到了互联网的味道。

  三年前,我们决定打造养殖技术平台,没有基础,没有模式,我们去做了。“福达计划”就这样呈现在行业面前,缔造了一个全新的产业服务平台,让我们从一家饲料公司有能力转型掌控与服务养殖。

  两年多前我们决定做食品研发,即使没有技术、没有积累,甚至没有人,但是我们去做了。美食发现中心就成为一道亮丽的彩虹,让新希望六和成为食品领域的强势进入者。

  一年多前,我们决定打造创新事业平台,一个大型的传统企业如何做内部创新,没有经验,没有标杆,但是我们去做了。一年后的今天,无论是互联网金融、金橡树投资、新道路托管、新云和创大数据平台等等,让人们在重新理解新希望六和的时候,感知到了创新的品质与内涵。

  这是一种决心与胸怀,这是一种选择与韧性,整个三年我们都在持续的转型中。当我们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我们要整体转型的时候,很多人怀疑与担心,但是我们去做了。第一次从青岛中心拆分、产品瘦身开始,第二次经历产销分离,第三次三大中心拆分、新区设立与划小经营单元,第四次专业能力公司化及创新平台设立,第五次公司内部聚落一体化,以及基地平台建设。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阵痛,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考验。可喜的是,我们经受住了考验,迎来了一个属于我们的全新成长。

  三、坚守由外而内的原则,与顾客在一起。

  坚持贴近顾客,要求企业必须成就顾客而不是自己。只有和顾客在一起,才会获得生机,只有顾客才是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市场不是由上帝、大自然或者经济力量创造的,而是由企业家创造的。企业家必须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是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因为只有当顾客愿意付钱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时候,才能把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把物品转化为商品,才会有企业存在的价值。

  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客在哪里?顾客如何认知你的产品,顾客最后决定企业的前途和成功。顾客对于企业的认同,对于企业产品的认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顾客对于企业的评价,将决定这家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它的产品如何,以及这家企业是否会兴旺发达。所以德鲁克说,“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社会将能创造财富的资源托付给企业,也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

  当我们判断出农牧行业进入到消费者评价,而非农牧行业自身评价的时候,我们坚定地去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体系,去实现全过程的可追溯,投入福达计划,确立云动保系统的覆盖。从队伍建设,体系搭建,标准制定以及全过程控制,一步一步地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由外而内的观察方法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从外部寻找到价值,企业才能够获得生机。使企业持续充满活力的因素在于外部,而不在于内部的直接控制,顾客才是这些外部现实力量的推动者。正是为顾客提供价值的愿望使企业有了目标,也正是满足顾客的需求使企业实现了目标。

  四、人先于利润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和对顾客的优质服务,取决于以什么方式进行管理,人本管理最好的注解就是:用爱来经营。

  我们在2013年设立美好互助金,每个员工拿出100元钱,6万员工就有600万,这笔钱在每一年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员工,使员工得到帮助并拥有了大家的爱。几天前我们一位年轻的员工得了重病,需要一笔大的治疗费,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很多很多员工自发去筹款,在山东片联,及其他事业单元,很多同事在线下捐款,公司行政服务部与工会的同事也代表公司伸出大爱之手。每一笔款都是一份真诚的爱,我为有这样的同事感到幸福,爱的种子就这样默默深植于新希望六和人的内心。

  培育人的“三英计划”,为员工做实事的“暖心工程”,新事业平台设立、事业合伙人机制以及专业队伍的打造,为山区孩子送去爱心的“暖冬”行动等等,所有的努力,只为让我们的同事能够有机会发挥能力,创造价值。

  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都是由许多不同个性和品格的个人所组成的。领导的管理职能的定义,是指影响人们为组织或企业目标做出贡献的过程。具体而言,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让不同个性和品性的个人能够在特定组织或企业中和谐相处,发挥出群体合作的影响力,以实现组织或企业的目标。这样看来,管理者的领导职能实质上就是一种影响力,它是艺术性地影响人们心甘情愿、满怀热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

  当我们再一次确定企业愿景时,“美好公司”的打造,成为我们战略必要的构成部分。高层次的战略性管理不需要也不应该局限在传统意义上所关心的问题中,诸如利润。更明确地说,成功的领导者依靠的是对突出强调企业文化体系的战略性创造,在这种体系下,人才能够真正发挥才能。激活个体与组织激活,成为我们三年来最大的一笔宝贵财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