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朱新礼说,汇源对未来还是非常有信心,因为目前中国人果汁的年消费量人均不到1公升,欧洲这个数据是50公升,而全世界平均年消费量是18公升,从市场来看,还是有潜力的。
为了增加说服力,朱新礼还用可口可乐的例子来说明,当初,可口可乐,一个美国的大企业为什么花费了有史以来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一笔投资?当时他跟可口可乐方面交流,对方说除了汇源的品牌外,看中的就是中国的市场。
“他们是一个权威,代表了国际潮流的趋势,难道说他们的判断是错的吗?”他反问道。
当然,虽然朱新礼看好市场前景,但中国的农业、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举了个例子,他多年前从政府下海出来创业,这么些年来,中国的水果卖果难问题一直非常严峻,20多年,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为中国水果工业化加工比例太少,占比连1%都不到,而欧洲等地这个数据超过50%。
如果现在再有企业来收购汇源我不考虑
8年之前,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欲斥巨资收购汇源,引发国人的激烈争论,这一笔收购后来也没有获得政府批准,以失败告终。
回忆起这起往事,现在是否仍然感到后悔或者愤愤不平?朱新礼说,批准还是不批准,都顺其自然,没有一句牢骚,没有半句怨言。
面对追问,他坦承,真的没有什么后悔不后悔的,当年的收购要是批准的话,现在的公司到可能已经到了2000亿、3000亿的规模,果业、农业可以加大投入,但是没有批准,就只能自己做终端、做品牌,资金、精力、人才都会受到影响。
但他乐观表示,也许5年、10年之后,这是个好事,因为汇源现在把200万个终端掌握到了手里,汇源手里有太多的资源优势,很多人是看不到的。毕竟终端不是想有就有的,你需有有配套的服务、忠诚的客户。
他说:“并购了,公司规模不是现在的状况,你拿到了钱,还有基金跟你合作。没有批准,我一分钱没拿到还要借钱,包括这次汇率变动,吃多大的亏啊?但要看你从哪个角度看,当初我下海时开始,钱多钱少已不作为我的第一乐趣,我看到了农业产业园和现代化工厂结合在一起,这个比钱重要。”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能够让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去买你的企业,中国没有第二家企业做得到,这就足够了,这就肯定了我们的价值。”他说。
如果,现在又出现了一家跟可口可乐一样的大企业,想要收购汇源,朱新礼会同意吗?对此,朱新礼没有犹豫,他说:“我现在没有任何考虑,我觉得那个时候想的是更加聚焦果业和农业,我现在聚焦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不会考虑了。”
新浪财经 徐雯 发自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