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另一种解题思路:重新认识数据行为(2)

2017年08月07日 16:23:37  来源:钛媒体
 

  用户数据行为

  想要搞明白如何用数据行为驱动新零售,首先要看到哪些数据可能对零售场景产生影响。这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种:个体用户数据和群组数据。

  通过大数据来了解用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有点老生常谈。但根据用户数据的数据行为来了解你的用户却是一个空白。

  通过解码数据行为,你会得到哪些对用户的全新认知呢?

  首先是数据行为在时间上的同频性,可以让掌握数据的企业认识多端口数据源融合下的用户。比如说我们的社交行为、内容阅读行为、购物行为,与真实世界中摄像头拍摄下的我们、交通信息中的我们、工商信息中的我们,其实各自都是我们自身的一个剪影。通过时间概念把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可以合并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用户形象。

  它在购买行为之外的所思所想,每天的所见所闻,其实都不难在暴露在公共视野下的数据拼接起来。这样企业对于用户消费动机与规律的把握,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再比如说,数据行为会侦测用户消费轨迹的改变。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有稳定的消费规则,或高或低都有其规律。而一旦出现峰值,就会说明用户有某种消费异常产生。实时分析这些消费数据的行为轨迹,可以实时提供切中服务,比如用户突然出现消费冲动时进行针对引导、用户消费轨迹趋缓时给予消费刺激,用户消费进入极端低谷,就该考虑提供网贷产品了(开玩笑开玩笑)。

  另一个数据行为带来的改变,是企业可以测算出用户应用的使用模型。比如一个篮球,用户本应该一周打五次,一次半小时。但假如出现用户使用率降低,可能就说明产品本身出现问题了。当然就篮球来说可能只是因为用户比较懒,但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用户行为与预期模型之间的差别却能说明很多问题。

  组织行为中的关键信息比特化

  通过人工智能检测个体用户数据之外,还有一种检测集体数据行为的方式。比如已经在城市安防当中应用的人流轨迹识别技术。

  这类技术可以观察一个群体的动态,并通过多个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这一类数据进行全面的数据行为监控很难,但却可以对关键信息进行比特化。永久留存并进行多个领域的应用。

  比如说,某个写字楼里一到中午就声贝提高,人脸识别表示不高兴的人数急剧攀升:这可能说明外卖必须投入更多人力了。或者某地铁站早上的人流停滞度过高,人流运行缓慢:这可能说明要放更多共享单车了。通过比特化这些数据运行的关键值,可以给企业提供非常好的运行依据。

  这只是最基本的一种人流数据行为应用。具体到相对垂直、复杂的群落组织中,数据行为的应用性会更加广阔。

  有一个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叫做组织行为学,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以达到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通过计算机计算去测算和预期组织行为中个体与群落的互动,恐怕会带来无数种应用可能。

(责编:晴天)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