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美国海空军正处于低谷:给中国赶超良机(2)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11-01 13:39:40

      以美国空军为例,它原计划中的作战体系是由F22负责制空权争夺,而B2隐身轰炸机负责攻击和战略轰炸任务;原计划中F22要制造至少750架以上,而后来不仅研制进度大大放慢,数量也只制造了187架就连生产线都拆掉封存了。B2轰炸机的数量也从132架以上削减到如今的仅有20架。

      海军也好不到哪里,F14退役以后,新一代的替换计划直接胎死腹中。原本作为攻击机使用、主要负责干对地丢炸弹的杂活累活的F18,在放大改进以后成了海军的顶梁柱。虽然由于技术的进步,F18家族在可靠性、电子设备水平、武器先进程度上都是F14不能比的,但由于航程和载荷能力上的严重缺陷,美国海军航空兵的远程防空和打击能力几乎完全丧失。

      而现在看似风光无限、一统美国海军、陆战队、空军三大军种的F35,其实是当年美国国会力推的廉价隐身攻击机项目产物;美国人其实从未指望过,能用F35去克制真正有资格与自己匹敌的对手。

图:大黄蜂家族的打击能力远不能与F14相提并论

      二:俄罗斯确如美国所料,军事力量发展几乎陷入停滞

      除了F35后来因为指标一再提高,项目反复延期而演变成财务灾难以外,大量的砍装备数量、砍重点型号研制,确实给美国节省了极大数额的金钱。美国之所以敢做这种看起来是自毁长城的事情,根源在于对俄罗斯军事力量发展的判断——它将长期处于停滞和极为缓慢的发展状态。

 

图:出现在叙利亚的俄军安124战略运输机,负责俄军在叙利亚基地安全的主战坦克就只能由它运输过去

      就最近俄罗斯干涉叙利亚的行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作为力量投放关键手段的安-124战略运输机,负责飞机机体研制的安东诺夫集团、发动机研制的西奇集团都在乌克兰;可见未来内俄罗斯都造不出这个级别的运输机了——事实上俄罗斯现在才勉强恢复伊尔76系列的生产能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