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苏-35战斗机相对于传统的苏-27,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中国市场对其真的有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苏35本身来说,还是一款典型的三代战斗机,只是在设备上进行了升级,而这些升级本身却很难形成对中国方面有吸引力的卖点。
雪豹Irbis-E无源相控阵雷达虽然采用了相控阵天线,但是相控阵天线本身的旁瓣抑制和天线增益也不如平板裂缝 天线,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依靠低噪声、大功率和先进的数字波束成型来压倒传统机械扫描雷达。但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固有的弊端却根本无法解决,其复杂的天馈系 统使得其的内部噪声相对于有源相控阵天线要高出7到8分贝,而其发射机还是传统的液冷行波管,功率受到很大限制。
俄罗斯苏-35战斗机
同时考虑到俄罗斯孱弱的半导体工业水平, 其后端数据处理能力也较为薄弱,雪豹雷达的性能比起中国歼11B战机上的使用大口径平板裂缝天线的机械扫描雷达来,除了波束成型方面略有优点外,在其他方面反 而是全方位落后。
俄罗斯苏-35战斗机
美国空军的选择就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例子。美国军方历来重视技术预研,对多种雷达都有深入研究,在战斗机雷达升级的选 择上,美军直接跳过了无源相控阵雷达。F-22、F-35战斗机配备的都是有源相控阵雷达,F-15C、F/A-18E/F、F-16等三代机升级也是选 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美军宁愿多花钱,选用造价昂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也不愿使用较为廉价的无源相控阵,说明比起采用平板裂缝天线的机械扫描雷达,无源相控阵雷达性能提升有限。那么中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究竟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