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中国可能考虑建造垂直/短距起降版歼-31战机,这种新型战机的出现,将大大提高中国军队在太平洋,尤其是在南海区域的作战能力。
中国军事专家宋心之在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优势在于大幅度降低机场条件的限制,适合在航母或是两栖攻击舰上使用。
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可在航母或两栖攻击舰上起降俄媒报道称,中国成功实施造短距起飞/垂直起降战机项目的可能性非常高。中国正在研制两栖攻击舰,将可携带多架飞机,拥有较宽的甲板。
中国歼31战机
这样的攻击舰一旦装备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就可作为轻型航母使用,进而提升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
报道称,可以推测,中国若研制垂直/短距飞机,将以新型战机歼-31作为基础。歼-31拥有类似美国战机F-35战机的机体,而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建造的F-35B就是垂直/短距战机。
在谈到歼-31是一款什么战机,以及垂直起降版战机有何优势时,军事专家宋心之表示,歼-31战机的研制并没有国家正式立项,其起飞重量约在15吨到20吨之间,是具有隐形性能特征的新一代战斗机。
网友绘制的中国垂直起降战机
与我国正在研制的歼-20战机相比,歼-31属于中型第四代战斗机,而歼-20则是重型第四代战斗机,两款战机都采用双发动机。
宋心之表示,中国如果研发垂直/短距版歼-31,它应该具有以下功能:一、适合在航母或者是两栖攻击舰上起降;第二,适合在野战机场、短窄跑道使用。可见,垂直起降战机的优势就在于大幅度降低机场条件的限制。
宋心之指出,研制垂直/短距起降版歼-31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发动机就是一道门槛。四代机的推重比一般要达到10左右,而三代机推重比为7-8。歼-31采用三代机的发动机,本身已经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中国若发展垂直/短距起降版歼-31战机,首先需要解决动力问题。“垂直起降战机是个美丽的陷阱,不要轻易去蹚这个浑水。”如果条件具备,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