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揭秘:中国历史上杀贪官最多的皇帝

来源:综合 时间:2014-06-16 01:42:17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不少皇帝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朱元璋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以元亡为殷鉴,提出“重典治国”,以“治吏”为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户部的审核很严格,钱谷数字,一升一合、一分一毫对不上,整个会计簿就得重新造册填报。重新造册很麻烦,账本要盖上地方政府的公章才行。从南京回到地方上重新盖章,一去一来要花很长时间,比如贵州的、新疆的,骑马到南京,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都赶不到。

  因为路途遥远,地方官员就带上备用的空白账本,先盖好公章。账本一旦被户部打回来,没有过关,就立即重新填写。这种做法就跟使用空白发票一样,先盖章后填写,虽然不符合程序,但也情有可原。这在明朝已经成为惯例,大家习以为常,没有人在意。

  1382年,朱元璋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况,他却在意了,勃然大怒,感到是大事一桩,地方官员统统在欺骗他,其中必有奸情。他是最恨贪污的,于是他的大头症又犯了,怒不可遏,不是杀一儆百,而是无限上纲上线。

  他下令将郡守一级掌管公章的一把手或者会计师一律处死,二把手杖100下、充军边疆(论诸长吏死,佐贰榜百戍边)。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是大家公认的好官,也在此案中蒙冤而死。

  当时胡惟庸案还没了结,人们夹着尾巴自保,几乎没有人敢出来说个不字。这时候,居然跳出两个不怕死的人,来跟皇帝论理。

  一个是浙江宁海人郑士利。他拼死上书,陈述空印案冤情:

  “空印文册完全是权益之计,留着备用,实行已久,不算什么罪过。人才难得,朝廷培养一名干部,几十年才能成材。人死不能复生,朝廷这么无休无止地杀人才,真为朝廷毁弃人才感到悲哀!”

  朱元璋又是大怒,追查是谁唆使他来说情的。

  郑士利说:“我为国家建言献策,即使是死,我也要说!没有主谋!”

  朱元璋当然不信,把他处以杖刑、充军,罚作苦工。

  另外一个敢讲真话的是山西太原官员叶伯巨,不过真话一般都不好听。1376年,叶伯巨引用空印案的例子,劝朱元璋少杀无辜,批评皇帝过度依赖严刑峻法,还说皇帝“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预测燕王朱棣将来肯定会篡位。虽然句句说在点子上,但终究是揭短,朱元璋又气不过,跳起来要亲手射死他,后来把他关进刑部监狱,活活饿死。

  经过郭桓案和空印案两场大案,许多无辜的官员死于非命。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