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不少皇帝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朱元璋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以元亡为殷鉴,提出“重典治国”,以“治吏”为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越到后来,朱元璋的脾气越臭,杀官员陷入滥杀,杀人就像捏死一个蚂蚁。杀人只讲感觉,完全凭自己一时喜怒;杀人不需要任何理由,不分任何时间地点,甚至直接在朝廷上立即执行;杀人也不讲数量,一杀杀一家、杀一族、杀一片地区。南方的地方官员很少有人能做到任期结束,就掉了脑袋。
剥皮
称朱元璋为“朱扒皮”,绝不是冤枉他。为什么叫他“朱扒皮”呢?因为他喜欢做一种从不出售的工艺品——剥贪官的人皮。
剥皮这种残酷的刑罚在明代如同家常便饭,朱元璋明文写进《大诰》。他用这种残酷手段,严厉镇压贪污罪和谋反罪。
剥皮就在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庙进行,因此土地庙也叫皮场庙。朱元璋是剥皮高手,杀掉贪官后,将剥下来的人皮塞上稻草,放在官员办公的座位旁边,吓唬官员。官员办公和审案的时候看到这张人皮,心惊胆战,不敢作恶。
剥皮在明代没有断过。
蓝玉是第一个被剥皮的名将。靖难之役后,朱棣打败建文帝,不少大臣威武不屈,被朱棣剥皮。比如,景清被抓之后,大骂朱棣。朱棣令人将景清剥皮,在人皮里塞上草,绑在长安门示众,并将他的骨肉剁成肉酱。胡闰被抓之后,牙齿被打光,掉落一地,胡闰仍然骂声不绝。朱棣大怒,将胡闰勒死,用灰蠡水浸泡尸体,将人皮剥下,塞上草,悬挂在武功坊示众。
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首领也剥皮。明武宗将农民起义首领赵璲在闹市处以磔刑,将为首的6人剥皮。又将人皮制作成脚踏,骑马的时候踩在脚底下泄恨。但是,农民起义军对统治者也不客气。据《明史》记载,张献忠也喜欢剥人皮,而且是剥活人皮。如果皮没剥好人就死了,刽子手就会被处死。这种说法无非是形容张献忠残忍好杀,是否属实有待考证。
到魏忠贤掌权时,老百姓在民间偶尔发发牢骚,触怒魏忠贤,动辄被逮捕杀害,甚至被剥皮、打断脊梁骨、刺心、割舌头。魏忠贤剥起人皮来就像在饭桌上剥番薯皮一般,被他惨杀的人不可胜数。一个姓徐的人和朋友喝酒,其中一人数落魏忠贤的恶行,说他不久会败落。到半夜熟睡,这喝酒的5人全被特务抓走。刚才乱说话的人,手脚被钉在门板上,魏忠贤命令手下人取来沥青给他“洗澡”,然后用槌子敲打,不一会儿一张完整的人皮就被剥下来,十分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