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她是一位绝代美女,又是一个不幸的丽人,在春秋时期很好的起到了左右吴越争霸的局面,这样一位美女在历史上必定有很多的评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的吧。
范蠡觅得西施、郑旦后,让她们别居离宫,请许多老师对她们加以严格训练,教之以舞,习文作画。据说,范蠡就是西施的文学和史学老师。在长达数年时间里,范蠡和西施日夜相处,论古道今,吟诗填词,彼此照顾,互相体贴,感情更加深厚。西施常常为此悲叹和偷哭,一天夜里,她鼓起勇气对范蠡倾吐:“我宁可和君过一天夫妻生活而死,也不进吴宫做妾。”范蠡忍着悲痛作了一首诗:“时运从不顺人愿,古人常将苦觅甜。天阴总有天晴时,月亏时节待月圆。”接着,他又以沉重的心情勉励西施说:“你一身系国,越国是存是亡,都在你此去一举。”范蠡还告诉西施,吴王身边美女如林,所以,你一定要学到一手使吴王只宠爱你一人的绝技,你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左右他,为国尽力。于是西施忍住盈盈粉泪、凄凄咽呜,强打精神,双目深情地望着范蠡,点头表示领悟。
在名师的精心指导下,加之两人皆聪明颖慧,因此,西施和郑旦进步非常快,乐器无不精纯,音调谐妙入耳,舞姿蹁跹动人,使人见而止步。不仅如此,西施还能自编歌词《梧叶落》,其中一句曰:“梧桐叶落,劝君胡不早行乐!”事后,西施、郑旦献艺于勾践,让国君鉴赏。勾践目睹两位绝代美人未免有些不舍,想献一留一,范蠡劝勾践以复国报仇为重、忍痛割爱。他说:“大王欲以美人计蛊惑吴王,使之怠于政事,以求我之所大欲,万不可忘大辱而荒于女色。”勾践自知不对,乃罢此念。然而范蠡虽如此劝说勾践,自己心中对西施仍是情丝绵绵。
不辱使命
为使献计成功,勾践先遣文种使吴,向吴王备述越王怀德畏威之情:“为报不杀之恩,特将美女二人献给大王取乐。”此时的夫差已经变了。自败越之后,志骄气盈,不仅多次北上伐齐,而且对越也丧失了警惕,欲想扩充后宫以图取乐,但美女一时难得。文种的话使他特别高兴,当即表示接受越国的献礼。伍子胥得知,急进宫谏止说:“越王自回国后,卧薪尝胆,与士卒同甘苦,此举志在报复。今又献美女来吴,谋图使大王怠于政事,然后实现勾践的谋图,愿大王勿纳!”夫差闻奏犹豫未决。伯嚭则奏道:“越王怀德畏威,得美女而不敢自私,专诚献于大王,如绝远方之贡献,有负盛意。且大王后宫久无当意之人,多一二美女又有何妨?大王纳美后,依然勤政爱民,越王虽有奸计又待如何?”于是,夫差决定不纳伍子胥之言,气得伍子胥长叹不止。
文种使吴得手,回越后向勾践细奏情节,让勾践即刻准备送两个美女至吴。范蠡意欲亲送西施赴吴,但又怕引起勾践的疑心,故意探问勾践:“想使何人送之?”勾践命范蠡亲送二美女至吴都姑苏(今江苏苏州)(一说是勾践亲自送的)。范蠡当然非常高兴,但他还是假意推辞了一番。传说范蠡在送西施的途中,在郑旦的帮助下,两人曾在船上度过一段难忘的时间。
公元前485年,范蠡把西施和郑旦送到吴都,向吴王夫差转告勾践的话说:“感激大王不杀之恩,不能亲率妻妾,亲侍左右,只好在全国女子中,选了绝色美女二人,请大王允许纳在后宫,以供洒扫。”几句话把夫差说得心旌摇动,又看到两位“仙女”站在一旁,淫心大悦,兴奋地说:“幸喜我早先未听老糊涂伍子胥的话,如果当初杀了你们越王,哪能再次证明他对我的肝胆之诚,又有谁给我送来这样一对‘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