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她是一位绝代美女,又是一个不幸的丽人,在春秋时期很好的起到了左右吴越争霸的局面,这样一位美女在历史上必定有很多的评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的吧。
西施,生卒年不详。她是一位绝代美女,又是一个不幸的丽人,在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斗争中,她被送到吴王身边,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对于越灭吴起过不少作用。但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有“女人祸国”之论。因此,不少封建文人对她颇有非议。而罗隐在《西施》的咏史诗中,却从西施之事反向思维,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观点,见解独到深刻,毛泽东自然是赏识的。
西施画像。
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毛泽东仔细阅读了此诗,在诗题前画着大圈,对全诗都加了密圈。
西施小传
“沉鱼”之美
西施(一作先施),姓施名夷光,也称西子,春秋时期越国苎萝山(今浙江诸暨县南)下浣纱西村人。该村居民多施姓,因西施美貌无双,又住西村,故以西施呼之。她的好朋友郑旦也是一个绝世美女,两家比邻相居,二人每天一起到江边洗纱,花容月貌,交相辉映,人称一对并蒂芙蓉。传说西施家境贫苦,其父是樵夫,以卖柴为业,其母浣纱辅助度日。西施从小就以美貌闻名遐迩,她长到10余岁时,一颦一笑,更是艳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