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什……就是共产主义的那个土豆烧牛肉。看起来美国大兵们也是一样地喜欢么。
用餐时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了下一顿饭所需的食材。于是我走出厨房帮着收拾已经全空的菜桶。有人向我走过来。这人是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人,佩戴着一级军士长的军衔。他胸前的名签印着“柯林斯”。“孩子,我想要向你表示感谢。”柯林斯军士长看着我的眼睛,严肃地说道。“我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但你的工作提升了部队的士气。我想要你知道,我非常感激有你这样的优秀厨师为我们服务。请你继续努力下去。”
我也直直地盯着他。“我会尽我的全力的。”
美军的伙食很单一,除了汉堡还是汉堡
美国陆军里的老话是,你不需要让每个人都喜欢你,只需要让大家都尊敬你就行了。这当然是全世界普适的真理。炊事班的人们很快发现我很能干,能干到可以一个人顶两三个美国兵的程度。由于有丰富的炊事经验,我的厨艺水平比他们好得多,做事的效率也远比他们要高。所以我在完成主要的厨师工作之余,还有余力给他们帮个手顶一下什么的。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打着“能者多劳”的算盘,迪亚兹和他的西裔帮开始教我做玉米饼塔科和墨西哥风味的菜肴,黑人炊事兵们则教我南方炸鱼片、南方炸鸡等“灵魂食物”。由于大兵们的种族特征,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食物也是很受欢迎的。相对地,他们也学会了帮我处理中餐的食材和基本的中餐操作方法。唯一的问题是,无论是西裔还是黑人士兵,他们对食物的味道分辨总是不够敏锐。我向他们解释过火候和调料的时机对味道的微妙影响,但他们好像不太能尝出来其中的区别。后来我看到一种说法,说味觉灵敏的人,往往是因为小时候味觉发育时能够吃到很多好东西。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我的这些同事们家庭环境都未见得有多好了。
某个周六的下午,我正在厨房里备餐。周末的工作相对轻松,因为美军是志愿兵,一到周末就有很多人请假外出,在基地用餐的人数就大大减少了。迪亚兹拎着几个超市塑料袋兴冲冲地走进来。
“陈!你要的东西买齐了!”
解放军野战伙食大锅菜
我接过袋子,四处张望了一番。“把门关好。”
“放心吧,陈!桑德斯飞回奥克兰去了,一周内都不会回来。”
在美军里,给大兵们的食谱必须经过层层的审核不假,但厨房里的人们想偷偷做点什么东西来自己享用通常也是不会有人在意的。自从我表示了对美式中餐的不屑以来,迪亚兹们就多次要求我给他们做点“真正的中国菜”。为此我拜托迪亚兹到基地商店里买来主要的食材,又开车到远处的中国超市买来所需的调料。考虑到这些人的口味,我选定了湖南小炒肉、干锅香辣鸡、麻婆豆腐再加上炸春卷。这些菜在国内只是些家常菜,在美国却变成了有点档次的中餐馆才能吃到的东西。
吃完饭以后,迪亚兹跑过来问我:“陈,你在中国每天都是吃这些东西吗?”
我点点头,“大致类似吧,都是些家常菜。”
“哇,我也想天天过这样的日子。”
“你能忍受永远没有塔科和面包的日子?”迪亚兹想了想,摇了摇头。“大概不行。不过你的中国菜非常好吃,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