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虎分析,此次南中国海局势出现危机,主要是中国强大了,“所以有一些国家会觉得中国会挑战他的领导或者霸主地位”。
他认为,这些因为中国发展起来而感到威胁的国家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是为了该国家在地区的存在和利益。“如果没有外界的介入,我想南中国海不会出现这次的争端,并且把南中国海问题吵得如此之热。”仍存在危险信号
朱成虎进一步分析,虽然各国都会维护本国利益,避免南中国海问题演变成军事冲突,但是这个地区仍存在着危险信号。他点名菲律宾,指出如果阿基诺政府在仁爱礁建设永久性的公共设施,这将迫使中国采取行动。
中国海军实弹演习
朱成虎还以2001年4月中美军机相撞事件为例,说明南中国海发生偶发性事件的可能性。他指出,当年中国没有能力给予还击,但如果今天发生类似事件,危机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朱成虎建议,为了避免危机发生,南中国海地区的国家,以及中美应促成海上行为和空中行为准则。制定行为准则可以避免中美两国发生意外,例如规定军机和军舰相遇时要保持多少安全距离,是否要设立预先通知机制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9月将访问美国。朱成虎希望中美两国能够在习近平访问前,在海上和空中行为准则方面达成共识,并在习近平访美时签订有关的协议。
菲律宾海军接受检阅
另一方面,中美对于航行自由的定义也存在分歧。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陈小工中将昨天在另一场讨论中指出,美国认为航行自由适用于专属经济区内,但是中国根据国际海洋公约则认为即使在专属经济区航行自由也是有条件的,外国船只不能在该区域内进行主权安全的活动,例如军舰进入专属经济区进行侦查活动,中国便认为是违反公约的。美国前太平洋舰队司令盖里·罗海德(Gary Roughead)则表示,中美继续通过其他领域保持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而不是集中在双方都有分歧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