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媒体评论>

劳动法反倒会让百姓失业?

来源:腾讯 时间:2014-03-05 20:38:03

  近日,俞敏洪在某企业家论坛评价《劳动法》,认为:劳动法的制定让中国大量中小企业倒闭,而中小企业倒闭又使得老百姓失业。虽俞敏洪的表态受到不少质疑,但近年各国对“劳动法”其实都有新探讨。

  “劳动法带来失业”的观点近年在各国都有不小的争论

  俞敏洪认为“劳动法是好事情,但也带来了中小企业倒闭和百姓失业”

  在2月11日开幕的2014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俞敏洪借着年会的主题“市场的决定作用”,在演讲中公开了一些他对劳动法的看法:

  他认为,“在中国的发展中,劳动法的制定是特别好的事情,但是劳动法制定带来的后果是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倒闭,而中小企业的倒闭带来一个最大的后果是老百姓失业,老百姓失业导致老百姓生存更加艰难。”

  他还认为,由于人工成本和税收的原因,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大量民间行业不管任何行业,都已经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实际上已经变成微利行业,变成技术薄弱行业,变成竞争激烈的行业。”他甚至还引用了自己做过的简单调查,称“如果所有企业按照100%的方式交所有员工的社保、公积金以及税收,现在存在的企业一半会面临倒闭。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实际上伤害了经济的发展,也伤害老百姓的就业机会。”

  俞敏洪的看法并非“小众”,最近几年,其实各国政治经济领域都有相关探讨

 

  

俞敏洪在近日参加的企业家论坛发表演讲

  俞敏洪在近日参加的企业家论坛发表演讲俞敏洪对劳动法的看法在曝光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相当部分网友觉得他说了企业家平日不太敢说的真话,指出了劳动法存在的一些弊病和对普通劳动者的伤害;也有些网友觉得俞敏洪是代表“老板”说话,因为相比企业,劳动者仍然是弱者,俞敏洪是想通过放松《劳动合同法》这个对企业的“紧箍咒”,为自己和其他企业家赚取更多的财富。

  虽然俞敏洪对劳动法的看法在国内相对少被当做公共议题进行讨论,但在国外,特别是经过几轮经济危机洗刷的欧美,该“如何权衡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权益和如何提高企业的自主权让经济更有活力”已经成了不少国家政治经济领域的基本议题之一,对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的政客来说,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甚至攸关选战的结果。

  劳动者和企业权益的争论持续,现实行动中欧美国家也分成了两派

  正如网友所担忧的,其实主流经济学家对提高法定劳动者权益的利弊也是众说纷纭。实际上,学术界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方面相关问题,包括最低工资、为员工提供额外的福利保险等措施对经济、失业率等问题影响。但至今并没有一个学界统一的定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制定最低工资等强制措施保证劳动者权益可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另外一些专家认为,劳动者获得的应该由市场决定。学界如此,真实的情况更加复杂。不久前,《经济学人》在综合了大量学术研究,以及就业、企业发展等等因素,最后认为,政府温和的限定劳动者权益,总体来看,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利大于弊的。但进一步说,如何定义“温和限定劳动者权益”对不同国家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美国和德国,政府在主导增加最低工资、扩大劳动者权益

  在早些时候,设立《劳动法》为劳动者争取权利并没有什么争议,甚至成为了一场席卷世界的运动。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统计,现今世界上90%的国家有最低工资制,也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表明,世界上90%的国家有最低工资制(颜色越深表示最低工资越高)

  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表明,世界上90%的国家有最低工资制(颜色越深表示最低工资越高)

  现如今,不少国家的政客仍在努力为劳动者争取权益,但较之以往,这样的举动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争议。连续两年,奥巴马都在国情咨文里强调了要提高法定最低时薪,并认为这样能保护美国工人的利益,削减贫困。这样的举措在支持奥巴马政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看来也是大快人心的。

  在克鲁格曼看来:“由于真实世界的市场并不纯粹,所谓企业和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并不对等。特别是在经济低迷时,劳动者手里就没什么牌可打,雇主可以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或者付给他们更少的工资,或者两者皆有。而考虑到换工作的成本,对劳动者来说,不管在经济强劲还是低迷时,劳动者都更倾向于以稍低的工资保持原工作。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在美国,企业利润在金融危机期间大幅下降,但是很快出现反弹,而且不断飙升,但劳动者的收入却停滞不前。而奥巴马政府的举措只是帮助雇主和劳动者重新平衡。”

  另一个也在着力提高劳动者待遇的国家是德国,在之前,德国是欧洲少数几个没有最低薪水的国家之一,然而经过激烈的谈判,在去年的11月27日,默克尔率领的联合政府也在德国经济研究所的反对下通过了设立最低工资标准的机制。而除了发达国家,孟加拉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人的法定最低工资水平也在上扬,根据BBC的报道,在去年11月初,孟加拉工资委员会建议将服装行业工人最低工资提高77%。

  而在法国、意大利,政府则开始限制劳动者权利,并希望以此刺激就业提振经济

  前面提到的那些以法律手段强行提高劳动者权益的国家在政策设立以及实施的时候都受到了不小的阻力。而对于与俞敏洪持相似观点的法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准备削减劳动者权益、缓和劳动法,给企业更大的权力以便能更灵活的雇佣员工、刺激市场活力的政府来说,反对之声还要更大。

  在日本、法国和意大利这些拥有“仁慈的劳动者保护制度”的国家,失业率往往都很稳定,日本的失业率以全球看也是很低的,仅为4.1%。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教授池尾和人(Kazuhito Ikeo)看来:在这些国家“雇员常常受到极度的保护”,裁员往往会成为难以完成的任务。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菱UFJ研究和咨询公司(Mitsubishi UFJ Research and Consulting)首席经济学家Akihiko Suzuki表示:“别的国家选择涨工资,日本选择保就业。结果是,日本失业率是很低,但我们也出现了通缩。”

作者:  责任编辑:金色年华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