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卫生部网站21日表示,自18日基辅冲突爆发以来,已有77人死亡,近600人受伤。这毫无疑问是自乌克兰独立以来,“最血腥一天”。这次伤亡惨重的骚乱是如何发生的呢?
表面上,骚乱是乌克兰暂停“入欧”计划引发的连锁反应
乌克兰突然暂停本已谈妥的“成为欧盟联系国”计划,是骚乱导火索
乌克兰动荡至今三月有余,最初的导火索是乌政府去年11月决定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从2009年开始,欧盟启动东部伙伴计划(与前苏联的六个成员国建立更紧密关系的计划)开始,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金钱和外交手段,尝试将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六个国家招致麾下。但俄罗斯深度介入,给乌克兰施加很大压力:去年7月初,俄罗斯对从乌克兰进口的巧克力等商品追加特别关税;8月,普京表示,如果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将被迫对乌采取贸易保护措施;10月,俄罗斯利用能源问题向乌克兰施压。
所以,乌克兰原定于去年11月底与欧盟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却在当月21日突然宣布,暂停此协定的准备工作。随后,普京宣布对乌克兰共计15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表面上看,引起街头政治的,确实是总统亚努科维奇的这项决定,他决定不签署与欧盟深化融合的历史性协议,转而寻求与俄罗斯巩固关系。而和欧盟的协议,为乌克兰融入欧盟打好地基,乌克兰若成为欧盟联系国,欧盟将提供15亿欧元补助,并动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未来7年提供175亿欧元贷款给乌克兰。
示威者在基辅广场投掷燃烧瓶
这样的选择,在乌克兰招致了大量的不满,一些乌克兰人认为,这是以近乎“城下之盟”的屈辱姿态,在莫斯科签署了一系列俄乌双边协定,换回150亿美元援助,和1/3的天然气折扣价。这种放弃一份透明的和欧盟的协定,选择一份不透明的和俄罗斯的约定,在他们看来无法接受,于是国内爆发了自2004年“橙色革命”以来最大规模的示威活动。
乌政府又低估了反对者的决心和毅力,系列事件恶化示威游行的走向
示威活动到这里还没算完,今年1月下旬,乌克兰政府颁布了《反示威法》,这显然加剧了冲突。示威者占领了司法部大楼要求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迫于压力,乌克兰议会废除了《反示威法》。
2月16日,抗议者撤离了他们占领的基辅市政府大楼,乌总检察院随后宣布,议会通过的大赦法17日起生效,不再追究闹事者的刑事责任。就在局势出现转机时,基辅再次发生了严重骚乱。《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费希尔认为,这可能是受到俄罗斯和乌克兰最新动作的“刺激”。俄政府17日宣布,本周将向乌克兰政府拨付20亿美元后续资金,作为150亿美元紧急财政援助承诺的一部分。费希尔认为,俄政府同意继续拨付援助,引发反对派猜测,认定乌俄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幕后共识。
2月18日,数千名示威者从首都基辅市中心的独立广场出发,朝议会大楼方向前进,举行号称“和平进军”的活动,要求议会恢复2004年宪法。随后示威者在议会大楼附近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数百人伤亡;2月21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与该国反对派签署了旨在结束国内暴乱的协议。反对派同意停止暴力抗议,亚努科维奇政府则同意提前召开大选。
很显然,事态能够发展到这一步,可见亚努科维奇的底线,是不能动摇自己作为总统的基本权力和对国家的控制,不能中止和俄罗斯业已达成的一系列双边协议,除此之外的条件都可通融。正因如此,他才会一面不顾国内危机亲赴索契出席冬奥开幕式,一面紧急会见欧盟代表团,宣布重新启动乌克兰和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也才会一面不断放话,要和反对派谈判、妥协,总理可以换,宪法也可以修改,却悄然做好了“你打第一枪,我就立即打一百枪”的部署和准备。根据今天早晨最新消息,亚努科维奇已经离开了首都基辅,可能前往靠近俄国边界的东部城市哈尔科夫。
骚乱背后,是乌克兰东西民众深度分裂、高度对立
从历史、文化(语言)、地理角度看,乌克兰东西民众分歧太大
乌克兰西部和东部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东部和俄罗斯关系密切,对两个民族共同的历史源流——基辅罗斯公国有深厚感情;而西部历史上曾是罗马帝国和哈布斯堡帝国的领土,“欧洲情结”浓厚,且相当一部分西乌克兰是二战后新获得的领土,当地居民对和俄罗斯一体化持抵触情绪。
再看文化,三百多年来,乌克兰作家大都以俄文写作,大文豪果戈理就是典型。不仅俄罗斯族裔,许多乌克兰人的第一母语也是俄语。在“入欧派”尤先科出任总统前,60%的乌克兰电视节目是讲俄语,至今乌克兰过半数报刊杂志仍然以俄语出版,尤其在东部地区。现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到50岁后才开始说乌克兰语,以至于住在乌克兰西部的民众嘲讽他们的总统是“不会说乌克兰语的人”。
再看地理,乌克兰的西部,与波兰接壤,而波兰已经融入欧洲文化圈,两个国家甚至在一起举办过欧洲杯;而生活在靠近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乌克兰人,更倾向主张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
总之,乌克兰独立已经数十年,乌克兰语依然不是官方及媒体传播中最流行的语言;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仍然没有清晰的边境分界线;斯大林时代遗留下来的大饥荒问题依然没有被清算;“二战”结束后,苏联为领土西扩而把原乌克兰向西挪移造成的乌克兰东西民族文化隔阂依然未消除;西乌克兰人斥东部人为“俄罗斯人”而视自己为“正宗的乌克兰人”。
乌克兰这场骚乱的直接背景,就是乌克兰西部乌克兰语区与东部俄语区两大族群之间的分歧。
这种分歧,产生了“认同俄罗斯还是认同欧盟”的两种对立
乌克兰独立后,西乌克兰人主张和欧盟加强一体化,摆脱俄罗斯控制,而东乌克兰人则主张继续加强和俄罗斯的关系,两派人马又旗鼓相当,彼此间的政治分歧长期得不到化解,矛盾积郁心中。
认同俄罗斯还是欧盟,这在乌克兰人心中是个举足轻重的话题。几年前,在乌克兰著名电视节目“舒斯特谈话秀”中,主持人问亚努科维奇会不会在当选后,向俄罗斯一边倒。亚努科维奇说,俄罗斯和欧盟对乌克兰都很重要,乌克兰两边下注的目标不矛盾,“加入莫斯科领导的关税同盟和加入欧盟不冲突,乌克兰应该成为西方和俄罗斯的可靠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