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上官婉儿14岁就会做诗 开创唐诗抒写性情先河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3-18 18:09:32

  今天的人们对唐诗有这样一句评价,那就是“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确,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的诗歌是中国诗歌无法逾越的顶峰。也正因为如此,在那个诗人名家辈出、佳作不可胜数的年代,因为李、杜等伟大诗人的光芒太过耀眼,星光璀璨之下,许多优秀诗人淹没其中,变得不太为后人所熟知。

  上官婉儿和她的爷爷、上官仪就是这样的诗人。

  美丽和才华,上官家族的优秀基因

  虽然今人已经无法确知上官婉儿的五官容貌,但是在各种版本中的传说中,她的美貌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事实上,她的美丽是有家族遗传的,因为她的祖父、上官仪在当时也是著名的帅哥。有记载说,上官仪当年骑马上朝,经过长安城时,俊美的形象和名士的气度惊动了整座长安城。

  上官婉儿从她的爷爷那里继承到的另一项家族遗传,就是她的诗才。

  “脉脉广川流, 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 蝉噪野风秋。”这首名为《入朝洛堤步月》的诗就是上官仪所作。据刘餗的《隋唐嘉话》记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

唐朝上官婉儿画像

  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百官僚们在一旁看着,只觉得上官仪不仅“音韵清亮”,而且气度非凡,“望之犹神仙焉”。作为百官之首, 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但是显然他的等还是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上官仪的诗,有意摆脱了当时从类书掇拾辞藻的陈规旧习,而是注重对景物的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再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诗境。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的诗体——“上官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