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最注重自己相貌的应该是女子。女子为了相貌风度可以互相嫉妒,暗中攀比。然而在东晋名士风流的时代,这种事也能发生在男人身上,桓温就是其中的代表。
雄武风度,不甘人下
从《晋书》推断,桓温应该是个相貌不凡的美男子,他的美不是秀气,而是雄伟。他刚生下来的时候,父亲的好友温峤就认为他有奇骨,啼哭声也很好听,十分赏识他,便取自己的姓氏“温”给他起名叫“桓温”。成年后,桓温更是相貌魁伟,豪爽有风采,好友刘惔称赞他“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按今天的话说就是眼睛像紫色石棱般刚毅有神,头发胡须似浓密的刺猬毛一样向外张开,像传说中孙权、司马懿的样子。别人夸得多了,桓温的心气自然就高了。渐渐地,他把自己的风采气度同司马懿、刘琨画上等号。后来,有人偶然间将他比为王敦,他便心中异愤愤不平。
有一次,桓温征战归来,从北方带回来一个手很巧的老婢女,这个老婢女一看见桓温就开始哭,桓温很奇怪,便问她因何哭泣,这个老婢女就说:“我年轻时曾是刘琨的歌女,我看到你长得很像刘琨,不觉想起往事,因而感伤。”
刘琨是东晋时代出了名的“帅哥”,这个人文武双全,通诗文懂音律,既是少男心中的楷模,又是无数少女倾慕的偶像。有人夸自己像刘琨,桓温心中怎能不高兴?桓温听完老妇人的话,按捺住狂喜激动的心情,马上到外面去把帽子衣服上上下下、认认真真重新整理了一番,又把这个婢女叫来,详细问道:“老人家,你要诚实回答,我到底哪里像刘琨呢?”
资料图:桓温
老婢女仔细看了看他的眼耳鼻舌,答道:“你的脸很像,可惜与刘琨比有些小家子气。你的眼睛也很像,可惜小了一点。胡子很像,可惜有点红。”接着,又将桓温体态仪止观察一番,说道:“身形很像,可惜矮了些。声音很像,可惜嫩了点。”
老人家实诚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言者无心。可桓温听完却备受打击,他本想借老妇人之口大大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没想到老妇人的话句句似针扎。桓温大失所望,难过地脱去衣帽,一头钻进居所,拒不见客,整日昏昏欲睡,闷闷不乐,暗自神伤。桓温在意长相,“攀比”刘琨,是他不甘庸碌、好强的个性决定的。性格决定命运,桓温的性格,在他致力于北伐异族,光复中原之时,可以帮助他成为东晋的大英雄。但在他功成名就,誉满天下之际,却令他晚节不保,于史家笔端留下一大污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他的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