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揭秘:蒙古帝国可汗—成吉思汗三道著名遗嘱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1-20 06:05:42


  成吉思汗这才说道:“怎么可以这样说拙赤呢?拙赤不是朕的长子吗?以后不许说这样的话!”
  
  察合台听父汗说话了,不再揪扯,转而笑着说道:“拙赤的气力、本领,就不用说了。父汗的长子,是拙赤和我两人。我们愿意一起为父汗效力。谁如果躲避,大家一起把他劈了。谁如果落后,大家一起砍断他的脚后跟。”他虽是这么说,但还是暗中下套,不愿意拙赤成为新汗王,于是提议:“窝阔台敦厚谨慎,我们大家都推举他吧。让他在父汗的身边,接受继位者的教育。”
  
  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当中,察合台与窝阔台之间有着亲密的情谊。窝阔台本人,则以公正、坚强、宽宏大量、聪明能干而着称。成吉思汗要为帝国确立新的元首,其基本原则就是从诸子中挑选最贤能者。他认为窝阔台确实是合适的人选,但仍然不急于表态,他问拙赤:“你是什么态度?”
  
  这种情况下,即便拙赤不服气,又怎能再为自己说什么话呢,只好回答:“察合台已经说了。我和察合台二人,愿意一起效力,共同推举窝阔台。”
  
  接下来,成吉思汗问窝阔台:“你是什么意见?”
  
  窝阔台自然非常高兴,说:“父汗降恩让我说话,我能说什么呢?我能说自己不行吗?今后我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吧!”
  
  成吉思汗对窝阔台的表态很满意,点头说:“窝阔台,你的话正合我的心意。”
  
  然后,他将目光转向小儿子拖雷,问拖雷有什么意见。
  
  拖雷毫不迟疑地回答:“我愿辅佐父汗指定的继位者。我会在他的身边,把他忘记的事告诉他,在他睡着的时候叫醒他。我愿做应声的伴从,做策马的长鞭。愿为他长途远征,愿为他短兵搏战!”
  
  成吉思汗发出爽朗的笑声:“说得好!”于是郑重地降旨:
  
  合撒儿的子孙让一个人(继承)掌管,阿勒赤歹、斡惕赤斤、别勒古台的子孙都让一个人(继承)掌管,朕的子孙也让一个人(继承)掌管。大家如果不违背朕的旨意,不毁掉朕的旨意,你们就不会有过错,不会有失误。(《蒙古秘史》第255节)
  
  就这样,成吉思汗把继承人拟定为窝阔台。
  
  成吉思汗在立下这些遗嘱后,就开始了第一次西征。在其强大的攻势下,花剌子模被征服了。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终于在征伐的途中病倒。一天晚上,他忽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据此,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派人将驻兵于附近的儿子窝阔台与拖雷召到身边,郑重地立下临终遗嘱:
  
  “吾儿,父殆至寿终矣。赖长生天之助力,吾已为汝等建此大帝国。自国之中央达于四方边极之地,皆有一年行程。设若汝等欲保其不致分解,则必同心御敌,一意为汝等之友朋增加富贵。汝等中应有一人承大位。吾死后,汝等应奉窝阔台为主,不得违我遗命。察合台不在侧,应使其勿生乱心。” (勒内?格鲁塞:《成吉思汗》)
  
  此时,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中,拙赤已去世,窝阔台最大的威胁者消失了。察合台一直拥护窝阔台,成吉思汗死后仍然如此。拖雷本人也多次强调自己对窝阔台的拥护。所以,窝阔台的继位似乎是毫无悬念的。
  
  但是,按照游牧民族“幼子守产”的习惯法,在成吉思汗逝世后,小儿子拖雷实际上继承了成吉思汗本人所统领的诸部及大部分军队。就以漠北12.9万的漠北自由民骑士为例,成吉思汗诸子诸弟共分得2.8万,其余的10.1万人都属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死后则全部属于拖雷。这便意味着,虽然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窝阔台将成为整个帝国的汗王,但其本人实力却远低于弟弟拖雷。这一看似矛盾的处理,体现了成吉思汗的另一观念,即:他认为汗位是属于整个黄金家族的,而不只属于自己。所以,在自己的财产继承上,他遵循“幼子守产”的习惯法。但在汗位的继承上,他不愿意以“幼子守产”的方式进行,而采取以贤能而定的方法。如此处理,在成吉思汗看来,就是将公与私分别按各自的原则处理,是最妥当的。
  
  第二道遗嘱
  
  成吉思汗一生发动的最后战争,就是对西夏的战争。当时他已生病,但仍然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定要攻下西夏。
  
  成吉思汗于1225年冬天开始做出征西夏的准备,1226年秋天率大军出征,在途经阿儿不合地区的时候,时间已到了冬天。有一天,成吉思汗所骑红沙马突然受到一群野马的惊扰,将成吉思汗摔了下去。成吉思汗被摔得很重,他的儿子及部属们建议回师,等成吉思汗身体好了,再去征讨。但成吉思汗不同意,说:“如果我们这样回去,唐兀(即西夏)百姓会认为我们胆怯。我们先派使者去,看他们有何话说。”这其实是西夏免除兵祸的一个好机会。
  
  按照成吉思汗的命令,使者责备西夏国王不仅不履行诺言发兵,而且恶言挖苦,如今蒙古大军要和他们算账。
  
  西夏国王听了,有所畏惧,说:“我没有说过挖苦的话。”
  
  但他的掌权大臣阿沙?敢不又冒了出来,挑衅地说:“我是说了挖苦的话,你们又能怎么样?若想与我厮杀,就到贺兰山来战。要想得到金银缎匹,就到我们西凉来取!”说完,就把使者打发回去。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