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正史轶闻>

永乐时代的辉煌:倭寇两千人来袭无一人漏网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09 18:34:59

  望海埚之战是永乐时期的1419年的夏天打的,也就是永乐十七年。望海埚位于辽东金州。明军的指挥官是刘江,辽东总兵。这个刘江在永乐九年镇守辽东时,曾有一次倭寇入侵,导致明朝边军被杀;朝中怪罪刘江不认真设立岗哨,准备追究其责任;永乐皇帝也想将刘江正法,以儆效尤。可是后来又赦免了他,命其戴罪立功。之后的事证明这一决定还是对的;刘江自己也很争气。

  在望海埚之战爆发前,刘江巡视金州卫金线岛西北的望海埚,发现此地地势高且开阔,可以驻兵上千人。当地百姓也进言说,以前的明军将领曾在此建筑过城堡,距金州七十余里。有倭寇来,这里是必经之路。刘江认定此地是咽喉要地,上奏皇帝并得到批准在这里垒建城堡,修筑烽火台和瞭望哨。这一举措在实战中果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天,瞭望哨报告:东南方向夜间发现火光,有人生火。刘江判断是倭寇将至,立即派遣步兵骑兵到望海埚城堡中戒备。果然,在第二天,倭寇两千余人乘船直抵望海埚下,登陆向内地前进。刘江下令犒劳军队,喂饱战马;命都指挥徐刚领兵在山下埋伏;命百户江隆率兵悄悄绕路到敌船的后方埋伏,断敌归路。并约定:举旗为号伏兵出击;开炮后奋勇向前攻击;不死战者,以军法从事。

疯狂的倭寇

  倭寇很快就扑到望海埚之下,刘江果断命令举旗开炮。明军伏兵立即杀出,两面夹攻;将士无不奋力死战;明军马队也冲入敌阵纵横奔突。落入伏击圈的倭寇没有地利,又腹背受敌,遭受灭顶之灾,死尸遍布草丛,被打得大败。

  一部残存的倭寇逃入樱桃园的一座空堡内,明军奋勇追击,包围空堡;并请战攻入堡内杀尽倭寇。刘江冷静的否决;而是利用“围师必阙”之法,故意在包围圈西南处留出一个缺口,以诱引堡内的倭寇出逃。

  倭寇见有“生路”,果然上当,争相从缺口处杀出。结果明军再次两翼夹击,倭寇大溃。明军斩倭寇首级一千余,生擒数百人。有少许逃到海船处的,又中了江隆的埋伏,再次杀死和俘虏很多倭寇,无一漏网。

被明军俘虏的倭寇

  望海埚一战,两千余名倭寇就这样在明军将士的英勇奋战之下全军覆没了。和其他与倭寇的战果相比,望海埚之战的规模和战果,在明朝前期的当时是很大的、少有的。此战之后,倭寇对中国沿海的小规模侵扰虽然不能彻底根绝,但倭寇居然多少年不敢对明朝发动大规模的入侵。

  可惜后来到了明朝嘉靖时期,随着明朝海上力量的衰落、内政的腐败、海防的松弛、沿海卫所军队战斗力的腐朽,倭寇的狂妄野心才得以重新急剧膨胀,荼毒中国沿海;侵略江南最多一次联舰数百,达到两万余人,给中国造成极大的祸患。明朝中后期的内政和武功,和永乐皇帝时期相比,确实是无法比肩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