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抗联名将王明贵:头骨留弹片自己刮骨疗伤(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07 18:55:31

      王明贵擅长骑兵突袭,机动破敌。一旦遇到敌军追击,他往往采取分兵撤退的政策,“不断采取2人1马地方式往出分兵,最后只剩几十匹马带着追兵空跑,父亲他们就在约定地点回合。”“马没了可以再夺,人才是关键……”“父亲常常打胜仗,抢小鬼子、汉奸们的给养!”王昶军记得,父亲常得意地对人家说,“那时候,小鬼子吃啥咱就吃啥,伙食好着咧!”

5.jpg

1946年,王明贵(左一)与王钧。王昶军供图

      去世头部仍残留弹片,曾手执虎钳自己“刮骨疗伤”

      2005年,王明贵将军病逝,进行火葬。然而,亲友们却赫然发现,将军的遗骨之中竟还残留着炮弹的弹片。这是刚加入抗日游击队的一次战斗,飞溅的弹片嵌在了他的头骨,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弹片伴随了将军几十年。

      “那次受伤后,作为受特殊照顾的病号,父亲生平第一次吃到了苹果。”王昶军记忆最深的,还有一个王明贵将军给自己“刮骨疗伤”的故事。

      在萝北县的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打进了王明贵的膝盖骨缝之间。那时没有手术器械,但子弹非取出来不可。望着鲜血汩汩的伤口,老乡们都不敢下手。王明贵就借来一把剃头刀和一把钳子,把腿绑在一个长条凳上,让大家按住,硬生生用刀把伤口皮肉豁开,用虎头钳夹住骨缝中的子弹,一使劲拔了出来。没几天,他照样骑上战马指挥打仗。

      “抗战的岁月,在敌强我弱、孤立无援的大势下,父亲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无数次面临困境、绝境,没有对党的坚定信仰是熬不过来的。”王昶军也常听父亲回忆起那段连篝火也不敢点燃的西征岁月。

      为了扩大抗日游击区,开辟新的战场,1938年冬,抗联第六军沿着大、小兴安岭山脉向西侧的松嫩平原进发。这次西征,行进了三千多里,历时4个多月。沿途山高林密、杂草丛生、人烟稀少。陡峭的山路,齐腰深的雪,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