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组建神枪手班专打日军的鸽子
今天我们把鸽子称为和平使者,而在古代,鸽子很多时间扮演的却是“战争使者”。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日军开始启用军鸽通讯,并尝到了甜头。侵华战争中,日本陆军中的步兵、骑兵都广泛用军鸽通讯。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时的日本举国上下非常狂热,民间的赛鸽组织、养鸽专家全力支持,以自己的信鸽加入“皇军”为荣。可以说,日本军鸽汇集了国外和日本本土最顶尖的鸽子。
日军1932年版《阵中要务令》的“通信设备和实施”条目中,军鸽和军犬这两种动物,赫然与“通信、无线电”一起,并列为四种通讯工具。日军联队的每个通信中队,都配有军鸽班和军犬班。
影视剧中的八路军神枪手
甚至,在为“九一八事变”张目的日本军歌《满洲行进曲》中,还有“弹片飞舞中的军鸽”歌词。日本军鸽以灰壳为主,身长翅宽,雨点居多,尤擅中短距离。
这些双爪下捆绑着特制“信书管”(竹筒或铝筒)的军鸽,像幽灵般飞翔在中国天空,充当着日军的耳目。侵华日军的发报机配备也很少,多数是用信鸽报告战况及军情。八路军队伍吃了许多亏才知道,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打鸽子的神枪手班。
鸽子在战争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篇故事来自一个抗战老战士的回忆:“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晋察冀军区的部队作战,随团部行动的有一个神枪手班,这个班每当与日军接战时,专门盯着空中,看见鸽子就开枪,务必要打下来。这些鸽子就是鬼子的信鸽,成立这个神枪手班就专门对付信鸽为主,对付鬼子机枪及军官为次要任务。
有一次一名神枪手忙于瞄准鬼子军官,飞走了一个鸽子,虽打死一个鬼子军官,但战斗结束后这个神枪手背了一个处分,在全团总结战斗会上,团长说:你虽然打死一个鬼子军官,但放走一只信鸽,这会招来多少鬼子?所以你功抵不了过,所以你必须要背一个处分,下一次绝不轻饶。”
在另一次战斗中,一个被日军抓伕背信鸽笼的老百姓,乘乱把鸽子全弄死了,获得八路军奖励了八十斤粮食。
八十斤粮食,在当时可是能救活几家人的特大奖励,可见,日本的军鸽危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