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响堂铺伏击战:八路军敌后游击战的典范(7)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23 19:32:04

  第二是伏击地区选择得好,师旅团各级干部都到实地看过地形,伏击地点的选择,不但便于隐蔽和出击,而且也便于撤离。

  第三是伏击部署妥当,以2个团(欠5个连)进行伏击,以1个团又5个连负责阻援,而且在两个阻援方向上也是根据敌情,进行了有重点的部署。

  第四是出击突然、猛烈、干脆,整个伏击行动,从出击到最后结束战斗,只用了不到两小时,一开始火力压制,以最猛烈的火力尽量杀伤日军,然后就是突击,毕竟八路军弹药补给有限,火力打击不可能持久。突击行动也是相当果敢干脆。

  第五是撤退敏捷严整,由于情报得力,所以事先就组织了大量的群众,早就做好了搬运物资的准备,撤退组织严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步炮协同动作差,迫击炮在步兵发起冲锋后没能及时延伸射击,结果造成了误伤,使步兵在自己炮火下伤亡20多人。这说到底是八路军炮兵太少,弹药也少,平时几乎没有步炮协同的训练,到了战时自然也就难免出现问题。就连美军这样的土豪人家,都少不了自己火力的误伤,更何况八路军了。总体而言,响堂铺之战是八路军一次非常经典的伏击作战,将伏击战的要素——情报保障,地形选择,突击指挥,撤退组织,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堪称典范。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