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被人遗忘的狄青大将军:战功赫赫下场凄惨(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16 12:18:46

  可是立有大功的狄青,一方面被朝廷任命为枢密使,作了最高军事长官,另一方面却被皇帝猜疑,大臣议论。北宋立国时为了去除唐末五代武人专政,兵变频发之弊,便极力压低武将地位,以绝其觊觎之心,把重文轻武作为基本国策。在依智高纵横岭南,满朝文武惊慌失措,狄青受命于危难,率兵出征之际,朝廷在欣喜之余,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独任”,以宦官任守忠监军,监视狄青。扫灭依智高叛乱后,便有一些人开始网络狄青的罪名。

  北宋为什么这样着急除去武将功臣呢?当时的文臣文彦博说得明白,就是因为“朝廷疑耳”。在文彦博请罢狄青时,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即反驳“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嘉佑元年(1056年)正月,仁宗生了一场病,后来慢慢康复,如制诰刘敞上书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优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竟把狄青树为朝廷最大的威胁。

狄青雕像

  在这种猜忌,疑虑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谣言纷起,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正长角,有人说狄青的住宅夜有光怪,就连京师发水,狄青避家相国寺,也被认为是要夺取王位的行动。嘉佑元年(1056年)八月,仅作了4年枢密使的狄青终于被罢官,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狄青到陈州后,朝廷仍不放心,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名曰抚问,实则监视。

  这时的狄青已被谣言中伤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来他都要“惊疑终日”,惟恐再生祸乱,不到半年,郁郁而死。这位年仅49岁,曾驰骋沙场,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在兵刃飞矢之中倒下,却死在猜忌、排斥的打击迫害之中。狄青生前,被视为朝廷的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他含冤而死,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帝发哀,赠中令,谥武襄”。

狄青凯旋而归

  由狄青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虽然得以施展,但终究不能被北宋统治者所容,竟然在功成之后,遭到不白之冤。虽然其过程比岳飞缓和一些,没有被朝廷直接杀死,却被慢慢折磨致死。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终于自食其果,在后来的民族战争中,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到宋神宗登基,希图重振国威时,又苦于朝中没有能征善战之人。到宋徽宗时期,北宋统治者终于尝到了国破家亡的滋味,惨遭靖康之耻,此为一报?但令人唏嘘的是,与此同时,另一位比狄青更出色的爱国将军岳飞,踩着狄青脚印走上了南宋的历史舞台,受到了比狄青更为悲壮的遭遇。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