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杨修之死:揭秘曹操杀死杨修的真正原因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12 17:45:37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具争议的人物,套用一句后人给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所下的评语用以形容曹操,似乎也很贴切:“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各种宏大叙事给曹操赠了许多顶高帽:东汉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气度恢宏的、意境阔远的大诗人,三国对峙时期统一中国北方之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也有人对以上观点嗤之以鼻,认为曹操不过是个拥兵自重的大军阀,是个诡计多端、杀人如麻的大奸大恶之人,小说《三国演义》中他的那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即是明证。

  曹操一生杀人无数,这其中有该死的、也有冤杀的,更有错杀的,也有莫名其妙被杀的,吕伯奢、华佗、杨修之死就有些冤得慌,曹操的“奸雄手段”亦让人望之心惊。

  有人说“乱世须用重典”,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不可过于苛责彼时的历史人物,因为人不可能超越其所处的时代,更无法超脱其所处的环境,自古干大事者必不拘泥于小节,再超拔流俗之人身上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对于这位三国达人,历来是颇具争议,见仁见智的,至今不绝如缕。

  东汉末期闻名遐迩的大知识分子、以博学睿智著称于世、似乎能登高望远、有未卜先知本领的奇人杨修就死于曹操之手,这样一位才调绝伦的人竟会成为以爱才、惜才著称的曹操手中之牺牲品,让人在惋惜之余也有些始料未及,任谁都会为之掬一把同情泪的。

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曹操的小儿子曹植自幼异于常儿,他天资聪颖,禀赋超然,曹操为了让自己的小儿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于是将早已名满天下的学者杨修请到家里作了曹植的老师,按理说,才识过人的杨修与曹家有了这一层特殊关系,就等于为自己的未来投了双保险,似乎一个能尽情施展才华的人生大舞台就在不远处等待他的光临,而事实是,他却因为与曹植的师徒之谊而埋下祸根,最后甚至丢了性命。

  关于杨修之死,罗贯中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着墨甚多,堪称这部鸿篇巨制中比较经典的章节,看过这部小说的人大都耳熟能详。

  小说中的杨修,高瞻远瞩,料事如神,而且他说话直来直去,并且敢于说真话,一副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架势,杨修屡屡看穿曹操的居心,曹操肚里的那点小九九总逃不过杨修的那对鹰眼,弄得曹操万分尴尬,而且他口无遮拦,一次次点破玄机,不曾想犯了曹操之大忌。

  杨修看问题往往一针见血,而且他快人快语,却因直言取祸,被曹操怀恨在心,最后因“鸡肋”事件被借题发挥而惨遭曹操诛杀,小说中杨修一副先知先觉的智者形象,而且他直言不讳,处处表现得比领导高明,一点也不把领导放在眼里,完全是“作死得死”的节奏;曹操则是一副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睚疵必报、心狠手毒的奸雄嘴脸。

  小说就是小说,如果将小说当作真正的历史去解读,难免会贻笑大方,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在创作小说《三国演义》时,其故事脉络抑或也须借鉴正史《三国志》,在事实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渲染、夸张、润色,这本无可厚非,艺术总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嘛。

杨修之死究竟为何?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修究竟因何而死?真的是因为“鸡肋”事件被曹操所杀吗?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鸡肋事件”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只不过结局迥然不同,话说当初曹操率军与刘备在汉中对峙,双方势均力敌,你来我往多个回合,谁也无法一举击溃对方,就在双方势呈胶着,相持不下之时,曹操突然颁布了一条夜间用以警戒、行军的口令:鸡肋。

  大家听到后都没啥反应,只有杨修听出了这看似寻常之口令中蕴含的深意,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嘛,看来,曹丞相已经无意缠斗下去,是走是留,内心正在激烈斗争,但他认定耗下去已无必要,这点是显而易见的,杨修洞若观火,他四处嚷嚷着这仗打不下去了,大家还是加紧捆扎行李,随时准备撤军吧,免得到时手忙脚乱,同僚们将信将疑,谁知命令下来后大家都惊呆了,曹操果然要布下疑阵迷惑蜀军,然后鸣锣收兵,溜之乎也。

  正史中的杨修虽然猜到了曹操的用意,然而事后他却安然无恙回到许都,和小说中被杀头的悲惨结局几乎是南辕北辙。

  正史中的曹操,雄才大略,胸襟开阔,还十分重视招揽人才,他对才高八斗的杨修不仅不嫉妒,反而非常欣赏,并发自内心的钦佩,不然,他怎会让杨修担任行军主簿这等要职呢?

  主簿负责掌管重要文书以及军中诸般要务,相当于今天的秘书长,而且还让他担任爱子曹植的家庭教师,可见对他的重视,假若曹操小肚鸡肠,不能容人,何以解释曹魏人才鼎盛,军中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呢?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