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马占山江桥抗战:打响民族抗日救亡第一枪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03 17:45:11

  马占山(1885—1950),字秀芳,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885年11月 30日生于吉林怀德县,祖籍河北省丰润县。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马占山在“七·七”事变后,重上抗日前线,坚持武装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

  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当众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除之,以属我保卫地方之责”。他亲自视察防地,修筑防御工事,积极准备抵御敌人的袭击。此时,以劣绅赵仲仁为代表的亲日派企图劝马占山向日军投降,马占山坚决拒绝,并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

马占山将军

  1931年11月4日晨,在7架飞机掩护下,1300余名日军以保护修桥为名,直趋江桥(嫩江铁桥)中国军队驻地大兴站,驱赶中方修桥人员,迫令守军后撤,并强行抓去中方哨兵3名。中午,又悍然向中国军阵地发起猛攻。马占山当即下令抵抗,全体将士英勇战斗,同敌血战三天二夜,击退了敌人多次进犯。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不顾张学良不抵抗政策而对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大规模抵抗。马占山奋起抗战,深受全国人民称赞,国内各地报纸都以大字标题报导江桥抗战。全国各地群众自动组织慰问团、后援会,捐钱捐物,支援黑龙江省抗战。上海、哈尔滨等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组织“援马抗日团”,参加抗日队伍。

日军动用了装甲车队

  1933年6月,马占山回国寓居天津英租界,同东北爱国人士杜重远、阎宝航、粟又文等人交往甚密。1936年12月赴西安,积极支持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参与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并在张、杨提出的“八项主张”上联署。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占山被任命为东北挺进军司令,兼管东北四省招抚事宜。他亲自率领部队,在绥远一带与日军浴血奋战。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抵制国民党的反共磨擦活动,坚持同共产党人合作抗日。他接受中国共产党东北特委派遣的一批共产党员和东北大学学生参加挺进军。共产党员邹鹏任挺进军司令部中校军械官,栗又文任上校秘书主任。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马占山粉碎了国民党特务刘广英等制造的反共磨擦活动。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蒋介石集团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设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东北行辕,马占山被任为委员,随后又委任马占山为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松北挺进军司令,企图利用他的名义招纳土匪,扰乱东北解放区,但马占山未去就职,长期避居北平。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