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在第881期的《大众日报》上,刊发了一篇醒目的头条新闻,题为:《我第三路前线大军占领华北第一大金矿》,这座“华北第一大金矿”,就是当时的招远金矿。
抗战期间,中共胶东特委和招远英雄儿女从日军虎口中抢运出大量黄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9年2月,侵华日军小川支队武装占领了招远城,1941年7月,日军在玲珑金矿修建了一座150吨/日的选矿厂,开始了对黄金的疯狂掠夺。招远金矿的金矿石
刘宝福是玲珑金矿的磨浮工段长,在金矿工作了37年。他带记者走进当年日军建造的厂房,厂房内离地六七米的上空有一座木头房,是当时日军巡逻监工的场所。在厂房后面的山上,还保存着一座日军修筑的炮楼。“听老辈人说,这样的炮楼当时有七座,日本人为了加强封锁,在金矿驻扎了一个中队,矿区唯一的通道上设了三道岗哨,村里的百姓都被驱逐出去了。”
刘宝福说,占领招远的6年多中,日军共疯狂掠夺黄金54.8万两,其中玲珑金矿就占了52.8万两。
进行选矿工作
在当时的恐怖氛围下,有大批英雄志士深入敌人内部,发动矿工投入夺金斗争,运往延安。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英雄大多已经不在人世了。2005年,招远市黄金旅游文化协会副秘书长张丕基曾对这段历史的多位亲历者进行了录音采访,今天,我们只能从珍存的采访资料中聆听英雄们的风采。
姜选是当年深入玲珑矿的一名地下党员,日语翻译张万相曾与他共事。据张万相回忆,姜选当时担任选矿课管理人员,为了把金粉、水银搞到手带出去,他和矿工们冒着生命危险展开机智斗争,把金粉藏在头发里、鞋底里、送饭的篮子里,姜选还利用自己的身份,趁和日本人一起到矿外检查水泵的机会把水银带出去。谈起运金到延安,苏继光是其中的关键人物。1984年,招远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县委常委许本仟到北京拜访了时任民政部顾问的苏继光,从他的口述中还原出当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