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汪精卫辩护的声音常称:蒋、汪二人在对日问题上早有默契,一在后方主持抵抗,一在沦陷区与日人议和,如此可使中国在同盟国、轴心国两面押宝,无论战局如何,“中国”始终可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不断有声音将汪精卫之投敌,解读为“救国救民”,认为汪之历史地位应重新评价。其中一种典型论调,即认定汪之投敌,乃与蒋协商之结果,系“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之举。此说是否确切?
一、汪氏谈“双簧论”:曾与蒋长谈,“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为汪精卫辩护的声音常称:蒋、汪二人在对日问题上早有默契,一在后方主持抵抗,一在沦陷区与日人议和,如此可使中国在同盟国、轴心国两面押宝,无论战局如何,“中国”始终可立于“不败之地”。其实此论并不新鲜,汪氏当年即屡屡使用“君为其易,我任其难”这般论调,来迷惑世人。
资料图:汪精卫
汪氏左右亲近均表示:“原以为汪先生此行必系受中央之委托”
汪精卫与日本议和得到蒋介石同意,这一论调,最初来自汪的“自我爆料”。汪氏曾告诉褚民谊,他出走前和蒋介石有过长谈,蒋说:“抗战易,和平难”,汪答:“君为其易,我任其难。”故褚民谊相信汪精卫发起和平运动,是蒋介石默许的。曾任汪伪政权考试院院长的江亢虎也说:“我以为汪系蒋主席暗命出而另想和平救国办法,且据汪称日本无条件于二年内退兵,归还中国领土,尊重我国主权,故与汪合作。”在汪伪政权中历任要职的梅思平也说:“(原)以为汪先生此行必系受中央之委托”,后来在香港见到周佛海等人,才知道“汪先生此行事前并未与中央接洽,欲以个人之地位,发表通电大体赞成近卫宣言,一面促成中央之注意,一面引起国内舆论,使国民对和战问题有正确之认识。”汪氏把“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之双簧论讲给褚民谊等左右亲信,固有让他们放心地加入伪政权之用意;但褚民谊等人事后以误信“双簧论”自我辩解,也难免逃避汉奸责任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