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头戴船形帽的步兵方队迈着矫健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
55式军服下发后,解放军战士按照规定着装。
据解放军报10月9日报道,1955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换着55式军服,规定陆军、空军男士兵夏季佩戴船形帽,海军男士兵为无檐大顶帽(俗称水兵帽)。
当时谁也没想到,围绕船形帽的佩戴问题,竟引发一场涉及全军的争论。这种流行国际的军帽在我国“水土不服”,很多人不予认可。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当年美国大兵和国民党兵歪戴船形帽、穷凶极恶的丑态,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大家都十分讨厌。二是船形帽需要“歪戴”,即稍向右倾斜,这种戴法不符合中国人“正衣冠”的传统审美习惯,给人的感觉是吊儿郎当、滑稽可笑。
1957年5月14日,27名士兵代表在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召开的座谈会上表示:船形帽不仅不适用,而且不好看。“戴正了,像和尚;歪着戴,像流氓。”有的战士宁愿光着头,夏季戴冬帽或是戴过去的旧式军帽,也不愿戴新配发的船形帽。
5月30日,解放军报以《军内外同志对船形帽有意见》为题选登了3封读者来信。一石激起千重浪,几乎每天都有战士投稿写信建议改革船形帽,使船形帽的话题成了全军关注的一个焦点。
如3402部队政治处下士唐天祥在报纸上刊文:“为戴船形帽我在部队受过几次处分,为戴船形帽也引起母亲的生气,说我不像个样子,为此我也很难过,我应征入伍服兵役,却没想到为船形帽出乱子”。
下士任兰品的署名文章《第一次戴船形帽的遭遇》,则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反映了地方群众对解放军战士戴船形帽的不理解。
围绕我军士兵戴不戴船形帽引发如此大的争论,让领导机关和设计部门始料不及。但到底要不要改革船形帽,一时又拿不定主意。毕竟船形帽是在中央军委军服改革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经过多次研究、设计、修改后审定的,由1955年国务院第18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制式军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