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中印关系变迁:从“兄弟”情谊因何到兵戎相见?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01:55:36

  一,和苏联由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和策略问题上存在严重意识形态分歧,发生激烈争吵,两国关系日趋紧张,以至最终走向破裂,与此同时和苏联的关系日益密切。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与中国政府签定的343项专家合同和补充合同,撤销257项科技合作项目,并撤走所有1390名专家,不再派遣原定将要派遣的900名专家。苏联的举动打乱了中国的整个国民计划,许多工业工程不得不停止或废弃,所有经济军事援助项目被撤销,对中国的民用和军用工业造成巨大破坏,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灾难。

  与此同时,苏联向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从1959年至1962年,在印度和苏联之间每年都有新的协定签署,或者现有协定的延长。苏联向印度出售适合于喜马拉雅山地区修筑道路的装备,以苏制运输机和直升机装备印度军队,解决印度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后勤力量薄弱的问题,并帮助印度发展核能,提供米格战斗机,在印度建立军用航空工业。据统计,从1955年到1963年,与的愿望相背,苏联政府向提供了50亿卢比的援助,其中2/3是1959年第一次中印边界冲突之后援助的。

  二,除了在导弹危机关头,苏联出于权宜之计站在一边之外,在整个中印边界危机过程中苏联一直偏袒,支持印度。苏联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劝阻发表塔斯社声明,使苏共二十大之后出现的中苏分歧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公开化。苏联还谴责中国,抨击中国在中印争端中采取的立场,向中国施压,要中国按照印度的条件解决边界问题。印度和苏联这两个与中国同样有着漫长边界问题的国家,在反对中国的共同目标上找到了共同的利益。

  总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的同时,印苏关系不断发展,这成为中印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界认为,中苏关系的破裂和印苏关系的密切与发展,成为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并认为中国不会对印度发起反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印度相信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最终会使中国屈服。印度学界认为,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亲印立场以及对印度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支持,可能被中国看成是印苏合谋抑制中国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影响。鉴于此,中国决定打击印度,可能不光是为了检验印苏友谊,而且也是为了通过迫使印度接受西方世界军事援助来暴露苏联支持印度的意识形态错误,并让苏联知道,中国已经准备好用武力维护其领土要求,即使这样做违背苏联意愿。此外,由于中国无力直接挫伤苏联,所以打印度耳光实际上也就是打苏联和其他帝国主义者的耳光。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