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中印关系变迁:从“兄弟”情谊因何到兵戎相见?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01:55:36

  在印巴对抗和中美敌对的形势下,美苏冷战在全球的扩展促使中印两国做出外交抉择,推动中印走向合作友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世界历史就进入了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全球冷战对峙的时期。与相继独立和解放,便面临着新的全球冷战的两极世界格局带来的严峻的安全挑战和外交抉择。在冷战两极世界格局下,选择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一方面,既不加入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也不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是在两大阵营之间保持独立;另一方面,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旗帜,团结亚非国家,建立和扩大不结盟区,即和平区,呼吁世界和平。正是在这种“不结盟”对外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非国家看作是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扞卫民族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力量,主张与中国友好合作。

  在尼赫鲁看来,虽然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中国与苏联不同,中国更具有东方民族的特征,更具有亚洲色彩,而不是共产主义色彩。新中国的兴起是民族主义的胜利,而非共产主义的胜利。中国的民族主义在中国政策中起着比共产主义更为深刻有力的作用,中国悠久的文明使得它不会完全屈从于马克思主义教条,是西方的遏制政策使中国密切了同苏联的关系。必须了解中国,并尽力让中国进入正确轨道,避免其误入歧途。对中国采取友好政策将促使中国加入和平稳定和进步事业,甚至使中国放弃依赖苏联。

  奉行“不结盟”政策,也有制约和对抗的意图。在印度看来,南亚次大陆是一个由印度主导的完整的战略实体,它的稳定与安全对印度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南亚次大陆内任何国家的“结盟”战略都是对印度安全的挑战。作为南亚次大陆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国,巴基斯坦不仅本身对印度进行挑战,而且还引入外部势力对抗印度。所以,在“不结盟”旗号下,“印度强烈反对对任何南亚国家内部事务的外来干涉,特别是那些被认为抱有损害印度利益企图的外部大国的干涉。因此,南亚国家不应寻求区外国家的援助,如果真正需要外部援助,则应向印度求助。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反对印度。”

  与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不同,采取了结盟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结盟,联苏抗美,同时团结包括印度在内的亚非广大民族主义国家,结成最广泛的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以打破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与包围。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