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1896—1998),抗日名将,陆军一级上将,曾任贵州省主席、抗日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总统府参军长、广东省主席、国大代表等职。抗战时期,指挥过四次长沙大会战,曾获总统杜鲁门颁授自由勋章,为近代着名的百战名将之一。
薛岳为广东乐昌县人,又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生于广东乐昌县的家。时为中日甲午战后,全国弥漫雪耻气氛,其父仰慕民族英雄岳飞,乃命名薛仰岳。及长,自认仅仰慕岳飞意犹未足,乃取消“仰”字,单名“岳”,以近代岳飞自况。1907年,甫十龄的薛岳进入黄埔陆军小学习军事,1910年毕业。时革命风潮已风起云涌,少年薛岳与同学邓演达、叶挺加入同盟会,追随朱执信出粤,到各地进行革命活动。
早年追随孙中山左右
1914年,二次革命后薛岳加入中华革命党,不久,恢复学生生涯,投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二期,受训两年。毕业后,再入保定军校第六期,与张发奎、李汉魂、吴逸志、邓演达为同期同学。
1918年6月,薛岳尚未毕业,即南下广东,加入孙中山所组的革命军援闽粤军,任总司令部上尉参谋,随军入福建,攻占以漳州为中心的20多个县。1920年9月,随军回粤,讨伐岑春煊所率的桂军。当时粤军参谋长邓铿(仲元)兼第一师师长,任薛岳为机枪连少校连长,翌年,机枪连扩充为营,薛岳升任营长。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邓铿奉令成立大总统府警卫团,由第一师参谋长陈可钰任团长,薛岳、叶挺及张发奎分任第一、二、三营营长。是年8月,孙中山溯西江至桂林,设置北伐军大本营,薛岳任孙文总统府警卫任务。
1922年3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破坏革命,将邓铿刺死,叛象渐明。4月,薛岳护送孙中山回粤,设大本营于韶关,6月初,又护送孙中山及夫人宋庆龄由韶关回广州。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公然叛变,令所部叶举、洪兆麟等部队围攻粤秀楼和总统府。警卫团叶挺营坚守总统府前门,薛岳所部固守后门,多次击退叛军的进攻。叛军便断水断电,企图困死革命卫士。战斗持续了10多个小时,警卫团保护宋庆龄突围。叶挺全营在前面开路,薛岳率领机枪营殿后,冒着枪林弹雨,将孙夫人送到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所住石屋。孙中山则在事变即将发生前登上了永丰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