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军事>环球军事>

印核潜艇阻止中国舰队进印度洋 核打击处劣势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5-08 12:09:18

  亚太地区的海军军备竞赛步伐正在逐渐加快,但由于舰炮口径或排水量已不再是衡量海上作战实力的精确标准,因此这种发展态势不可能与欧洲一个世纪之前的海军军备竞赛相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潜艇战将成为亚太地区海军关注程度最高的领域,也将成为影响该地区未来十年军力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亚太地区海军为何青睐潜艇?

  从根本上看,潜艇为亚太各国海军提供了极富吸引力的作战优势。潜艇本身是击沉商船、切断海上贸易通道的理想作战平台,由于绝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依赖于海上贸易,因此实施水下作战将能有效扼制敌国综合经济体系的“咽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分别针对英国和日本实施了无限制潜艇战,充分展示出了打击敌方海上交通线的巨大作用。此外,潜艇还始终对水面舰艇构成严重威胁。在海上防御作战中,可以采取部署若干艘潜艇形成“禁航区”的方式,有效阻截争夺制海权的敌方特混舰队;在海上进攻作战中,攻击型潜艇通过击沉敌方潜艇的方式,可为己方夺取制海权的行动拉开序幕。

   此外,其他一些战略因素也为亚太国家发展潜艇力量增添了动力。潜艇专家认为,潜艇本身是最好的反潜 平台。按照这种逻辑,各国海军通常会面临与潜在对手进行“对称式”竞争的压力,即与对手进行“一对一”的潜艇建造竞赛。由此,潜艇对抗迅速演化为一种数量上的“零和游戏”,即一方在潜艇数量上的优势却被其 对手视为难以容忍的劣势。

  由于只有极少数大国才能承担航母作战的高昂代价,因此一些综合国力较弱的国家 在争夺制海权时,潜艇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具有财力可行性的替代方案---这些国家根本不具备运用其他方式争 夺制海权的实力。因此,亚洲地区各国争相发展潜艇力量也就不足为奇了。2015年5月3日,俄罗斯Admiralty造船厂,四艘基洛潜艇正在同时建造。其中两艘为俄军的B-265克拉斯诺达号与B-262旧奥斯科尔号,另两艘是为越南建造的(01342和01343)。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