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也须敬畏老规则
日新月异的快时代,“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兴业态,比如外卖、网购、网上直播等,方便了生活,繁荣了经济。这其中,蕴藏着让人惊讶的商业潜能。
不过,网络业态花样不断,有一个基本事实需要明确:网络其实只营造了方便快捷的交流界面、销售通道等,想要将产业做成精品,最终还是要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上多下功夫。传统行业中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等商业伦理,是经过千百年时间历练而成的“老规则”,某种程度上也是新行业成就终极竞争力的重要内核,值得广大互联网企业投注心血,用心琢磨。
反之,如果一味放大技术优势、野蛮生长,将公序良俗扔到了一边,那只能催生出道德扭曲、精神沦丧的商业怪胎。百度也好,网络黑作坊也罢,不择手段,短期内或能攫到“黑金”,但长此以往,必将对互联网产业带来危险。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遏制网络乱象,也要让“法治”和“德治”携手共进。(河南 耿银平)
构筑行业自律的“防波堤”
作为一种全新的互动式信息传递中介,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色情、暴力内容泛滥,电脑病毒侵入频现,垃圾邮件肆虐……所有这些,对互联网的发展都构成了致命威胁。如何兴利除弊,已成为极其紧迫的课题。
由于网络世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有些问题往往难以完全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因此有必要引入行业自律的约束机制。早在2002年,《中国互联网(爱基,净值,资讯)行业自律公约》就正式签订公布。随后,我们还通过了一系列自律规范。但就目前来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变化、花样翻新,自律机制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
比构建自律规范更重要的,是实打实的行动。以激励机制和处分机制为引导,打造一支重操守、高水平的互联网从业队伍,营造以践行行业自律为荣、违反行业自律行为为耻的良好氛围,清朗的空间环境方才可期。(江苏 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