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新城为何变“鬼城”?

来源:上海金融网 时间:2016-05-27 18:57:54

  上周末的中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行情600295,买入)市政府前的广场上空空荡荡,人们可以清晰地听到几百米外“康巴什美食城”的电音喇叭声、喜鹊从空中飞过时的啾鸣,偶尔也有驶过的汽车与路面摩擦的声音。5年前,因大片空置的住宅楼、空旷冷清的街道,康巴什被人们称为“鬼城”。

  2004年以来,随着煤价的上涨,拥有全国1/6煤炭储量的鄂尔多斯市一夜暴富,成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群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时代的发展,为鄂尔多斯市搭建了一个跃进的跳板,随着投资狂热的兴起以及海量资本的涌入,整个城市进入了大跃进式的躁动和超常规发展的梦境。尤其是随着外来客的大量涌入,当地政府认为,鄂尔多斯老城区已经无力承载更多的人口,必须开辟新区接力。而这个承载“鄂尔多斯梦”的地方就被选定在了距离老城区25公里、被乌兰木伦河三面环绕的康巴什。于是乎,康巴什快马加鞭,日夜奋战,以决战决胜的姿态迅速成为一座现代化的靓丽新城。

  随着煤炭资源变现的财富喷薄而出,以及随后涌入的房地产行业,一股股炒房热的浪潮,让这个大漠小城的房价轮番暴涨,甚至曾一度飙到1万元/平方米,直逼一线城市,此时的物价也跟着水涨船高。显然,这种过火、过热式的增长,超出了城市本身的承载极限。此外,尽管新城建设项目发展火热,城市人气却没跟上,整个新城更是缺少宜居的人文新气象。据悉,为了拉动新城人气,早在2003年,鄂尔多斯就决定将市政府搬迁至当时尚未启建的康巴什新区。2015年年底,鄂尔多斯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同意设立康巴什区。但是,尽管当地政府作了种种努力,依然难以积聚起超强的城气和人气,眼看着这座耗资巨大的新城滑入“鬼城”行列。

  一座原本朝气蓬勃、靓丽风光的新城,为何会出乎人们意料地走向“鬼城”?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规划设计上没有预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了造城而造城,城气、人气的基础不牢固,缺少最基本的城市内涵和文化,只是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城市模型;其次,新城定位不准,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比如,新城究竟是行政新城,还是工业新城,抑或是消费新城?或者宜居新城?显然,在建设之初就没有做好规划布局;第三,没有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入住的居民感到不如老城区舒适和方便,有的宁可返回老城。

  其实,鄂尔多斯新城出现的“鬼城”景象,不过是当今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十多年来,由于定位不准、盲目发展,全国各地有不少新城都陷入了“鬼城”的尴尬。笔者以为,对于新城建设,要避免重蹈“鬼城”覆辙,除了新城的规划设计力求完善、舒服和便利外,最重要的是要在攒足人气上下功夫。同时,应让城市的各个系统、各个环节都高效运转起来,包括行政事务、水电气热、通讯交通、医疗教育、科工贸商等等。

  应该说,鄂尔多斯新城成为“鬼城”,映射出新城建设发展的一些问题。笔者希望,各地能够从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在今后的新城建设中尽可能规避风险,少走弯路。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