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乱局背后所隐藏的金融风险是有限的,完全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放松对于房地产背后金融风险的关注,而应当在金融风险的增量上进一步追踪并控制其发展。
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扑朔迷离,未来进入到一个极为不确定的阶段,房地产市场真正陷入了乱局之中。今年五六月以来,浙江、江苏、福建等地陆续出现因资金吃紧而“断供弃房”的情况。上半年,16家主要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都较上年末有所增加,其中1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上升,平均净利润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疲软是否会扩大到全面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受到市场各方的持续关注,央行与各商业银行也越来越重视房地产市场可能引发的区域性金融风险。
目前房地产乱局背后隐藏的金融风险是否可控?“断供弃房”现象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中国版“次贷危机”的到来?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搞清楚房地产背后金融风险的来源,并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与经济增长的预期进行判断。
首先,随着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持续走低,原先在房市高价位买入的购房者会出现房产价值低于贷款与利息价值的问题,这时部分购房者会选择“断供弃房”,从而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上升。这一风险来源是否会引发购房者选择“断供弃房”关键取决于房产价值是否会低于贷款与利息价值。这就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其取决于房价是否会出现跳崖式下降,只有房价在短时间里出现急剧的下降这才会导致购房者在短时间里集中选择“断供弃房”。目前房地产市场虽然呈现疲软,但走势更可能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出现崩盘的可能性极低,这也就使得由房价急剧下降所导致的“断供弃房”基本不可能出现。
另一方面,这还取决于未来利率的变化趋势。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发生的导火索在于美国利率的持续上升,从而导致购房者无力还款。但这一问题在中国并不存在,目前经济形势的加息预期基本不存在,相反却存在较高的降息、降准倾向,这也就为金融风险加了一层防护栏。除此之外,“断供弃房”是否会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还受到住房贷款中有多少是首套房的贷款者,相比房地产投资者,首套房贷款者往往对于住房的需求是刚性的,居住而非价格是其真正买房目的,“断供弃房”的代价对于这部分购房者而言是非常大的。从目前“断供弃房”者的特征来看,其大部分均为投资客,而且是购买了豪华住宅的投资客,这样的购房者所占比重是较低的。因此,从这一因素角度考虑,“断供弃房”成为普遍现象的可能性是极低的,房地产市场背后的金融风险也是相对可控的。
其次,随着目前经济增长的疲软,部分居民可能会因为就业与工资问题出现暂时性的经济困难,导致这部分居民出现还款困难,从而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坏账风险。由于六月以来随着包括定向降准在内的一系列微刺激经济政策的实行,政府对于保增长的政策逐渐明朗化,宏观经济将在短期内逐步回暖。宏观经济形势逐步走出调整通道,进入一个更为顺畅的新常态模式后,出现暂时性的经济困难导致还款违约的概率将继续下降。此外,由于多年的房地产调节政策,银行对于购房贷款的审核标准与要求相对都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也就很大程度能够避免房地产市场潜在的违约风险问题。因此,从这一因素角度来看,由于经济下滑导致居民房贷违约率上升的潜在风险也是可以控制的。
再次,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走低势必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还款能力下降,而在房地产景气阶段形成的大量房地产贷款将成为金融机构的定时炸药。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主要可以区分为房地产调控前的陈年贷款与房地产调控后的新增贷款。而对房地产的陈年贷款大部分都已经回收或者进入到了回收阶段,而新增贷款不管从数额上来说,还是从审核的安全性角度来考虑,这部分贷款出现坏账与违约问题的风险都会大幅下降。这也就是说,虽然银行在短期内坏账可能因为房地产企业的问题出现短暂的上升,但长期来看坏账率仍然会出现下降。这一因素所导致的潜在金融风险仍然是可控的。
最后,房地产市场走势的低迷将会导致房地产相关的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的行业进一步恶化,使得这些行业出现还款困难,从而大幅提升银行的坏账水平。这一问题能够引发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关键在于这些行业在银行贷款中所占的比重。所幸在之前的多年里,对于过剩产能的调整问题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核心内容。与之相关配套的金融政策在之前很长时间里就开始勒紧这些过剩产能行业的裤腰带,从而使得目前整体贷款结构中这些行业所占比重并不大。因此,这一因素所引发的潜在金融风险也是有限的。而且,我们不应当以其隐藏的金融风险为借口,进一步养虎为患。
总体上来看,房地产乱局背后所隐藏的金融风险是有限的,完全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放松对于房地产背后金融风险的关注,而应当在金融风险的增量上进一步追踪并控制其发展。我们目前尤其应当警惕的是打着预防金融风险的名义,肆意的实行毫无原则的房地产救市政策,这样也只能是加剧未来的金融风险,为金融危机埋下危险的种子。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表面上看来是处于乱局,实则是未来房地产市场格局形成的调整阶段,只要把握好这一阶段对于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实行灵活有变的房地产政策,采取有限有松的调节政策,这样就能保证房地产市场背后的金融风险在长期内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