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交易商协会的CDS梦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时间:2010-06-20 18:31:18
按照交易商协会的计划,信用风险缓释合约将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为场外交易,买卖双方都是机构投资者,交易双方可自行定价。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投资者数量少、结构单一,市场不活跃怎么办?这些都将影响CDS市场的未来。

梁世栋认为,有风险对冲需求的投资者,比如银行、保险、基金、担保公司、信用增进公司,此外还包括投机者,这些都是信用保护的买方。而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信用保护的卖方,只有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增进公司等少数金融机构。

买卖双方的力量并不均衡,这将导致未来的供需失衡。

业内人士认为,信用风险缓释合约的早期市场不会有太多机构参与。因为银行间市场的主体是银行,但国内银行的风险偏好趋同,“一看多都看多,一看空都看空”。如果不引入保险公司、证券、基金等风险偏好不同的机构,早期市场难以活跃,否则难以在市场上找到买方和卖方。

为了活跃市场,中债增信公司人士表示,将在早期市场上承担做市商的角色,银行将成为中债增信公司的对手方。但这样一来,对于中债增信公司来说,需要对投资信用风险缓释合约进行限额管理。

“如果脱离限额,公司是承受不了的。”梁世栋说。目前,中债增信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60亿元人民币,这只能活跃早期市场,如果不引入新的投资者,不利于市场长期发展。

但对于银行的参与,李伏安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在研究”。

对此,不少商业银行人士认为银行参与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制度应该建立。“银监会要认可银行买了CDS就可以风险缓释,可以抽出资本金进行其他交易;如果卖了CDS,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就要下降”。李大鹏说,“只要制度建立起来,商业银行可以作为最大的做市商,接下来就是其他机构的参与。”

毋庸置疑的是,每一步顺利完成,都需要监管部门之间的推动和协调。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