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交易商协会筹备成立的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债增信),将负责信用缓释产品,即CDS的设计和推出。
但目前,推出之路颇为周折。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监管层对于金融衍生品的态度谨慎。尽管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市场还是非常希望能推出CDS的”,但何时推出尚不明朗。
筹备CDS
转移信用风险,是交易商协会力主推出CDS的主要原因。
目前,银行贷款在中国社会总融资中仍占据绝对地位,信用风险聚集于银行系统。引入CDS以后,将为银行贷款等债务工具提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使银行风险在社会体系内重新配置。
另外,中国信用债券市场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的不断上升,市场主体信用下移将会出现,随之而来可能面临越来越多的信用风险暴露问题,引入信用衍生品将有利于对冲信用风险。
据交易商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末,非金融企业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1115只,计16618.15亿元;非金融企业累计发行中期票据213只,计8622亿元。时文朝认为,就银行间交易市场来说,目前各类债务托管余额突破了10万亿元,亟须有效转移其中风险。
迄今为止,对CDS的准备工作,交易商协会已经进行了1年多。2008年,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相关部门已经同意进行信用衍生品试点。2009年3月,交易商协会发布了《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
然而,CDS在中国当下却颇为敏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CDS等信用衍生产品被视为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由此导致国内信用衍生品的创新也一度暂停。为了让社会更容易接受,交易商协会给CDS取了一个中性的名字——信用风险缓释合约。
2010年5月下旬,银监会召开内部会议,专门讨论CDS业务,市场传言银监会将发文禁止商业银行参与任何CDS交易。交易商协会的一位内部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那几天,协会承受了巨大压力。”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