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酒水行业经过3年的调整,格局也在发生变化,2016年多家上市酒类电商企业发布的半年报中,折射出在营收大幅增长而净利却遭遇不同幅度增减。即使是净利有增长的名品世家等寥寥无几的企业相比之下营收增长速度比净利增长速度超过五倍。酒企及流通行业拥抱互联网成为必然。
在业内人士看来,“酒业生态圈”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而受益于酒类终端万亿元级别的市场红利,以及传统营销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不同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共存。无论是B2C、O2O还是B2B,多种模式在未来仍有生存空间,而O2O必将成为酒水销售的终极模式。
酒企拥抱“互联网+”
3月22日,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对于双方的合作,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看来,双方的此次联合将是一次产业合作的升级,并希望能够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新经济合作的样本。
其实,五粮液在与苏宁合作之前,已经与京东保持着非常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春节前与京东合作的“超级品牌日”活动上线后,五粮液销售一路飘红。
另外,洋河股份也成立洋河1号专注互联网O2O,2015年洋河1号1-3季度销售3.3亿元,注册会员200万。
除了五粮液、洋河股份外,国内酒企在拥抱互联网方面也表现的十分积极。有的自建电商平台,有的则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合作。
作为龙头企业的五粮液在拥抱互联网方面可以说是走在了其它酒企的前面,当然,这与五粮液庞大的经销商队伍在行业洗牌过程中受挫有着直接的关系。
事实上,传统酒类市场销售依靠经销商地区代理制的根系销售网络,存在流通环节过多、销售链过长、铺货成本过高等特点,导致了在行业寒冬期难以及时应对而倒下,过去的2015年,80%的高端酒经销商亏损,因此,传统渠道上的变革也进行中。
不过,传统酒企在拥抱电商时,也会顾忌线下经销商的感受和承受力,因此,未来较长时间酒类互联网仍然是经销商和终端的改造。而拥有互联网基因及线下拥有连锁店的酒类连锁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烧钱大战终结
据酒类电商2016年半年报显示,乐视旗下酒类电商平台网酒网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4.43%,同比增加62.16%;但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311.3万元,较上年同期加大亏损2658.64万元。酒仙网上半年营收12.07亿元,同比增长36.72%,亏损由去年同期的1.13亿元缩减至7155万元,收窄幅度达36.5%。而1919上半年营业收入11.78亿元,同比增长172.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6.25万元,同比减少了22.76%。
由此可见,国内酒类电商业绩虽然没有实现稳定的财务回报状态,但都基本朝着积极向钱的方向进军。
回顾国内酒业电商的发展路径,品牌商更像互联网公司,由于强调高曝光度、快速流量,从而造成营销费用较高,企业进行一轮一轮烧钱的窘境。
而如何“向钱看”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赴海外并购酒庄打造自有品牌,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生态系统,深耕B2B、O2O板块,从酒类电商的频频动作中,可以看出酒类电商希望提升自我造血能力,终结烧钱大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