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对快递业来说,是每年一次的大考,其中11月14日至17日快件量达到“顶峰”。有媒体报道暗访两个快递中转站时,发现职员为加快处理包裹,在卸货、分拣包裹期间暴力地将包裹狂摔猛踩,致使不少包裹损毁。
根据国家邮政局2011年颁布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显示,快件分拣脱手时,离摆放快件的接触面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厘米,易碎件不应超过10厘米,但甚少员工会遵守相关规定。
在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陈鸣看来,快递行业的乱象要靠技术去解决,单靠制度难以奏效。物流公司的全面升级是进入物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
据介绍,今年申通快递引进一整套智能化系统,在本市首次使用智能分拣机器人,大大加快了快件分拣和投递的速度。现场看到,智能分拣机器人的外形与智能扫地机器人有些类似,可灵活地将快件分拣至指定区域格口。
“智能分拣机器人体型很小,动作灵活。快件经过扫描后显示出要送达的区域,机器人随后接收快件,并根据扫描出的信息送到相应的城市分拣区。”据天地申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琴介绍,“双11”该公司收件量预估同比增加40%,发件量是去年同期的4倍。以往采用传统人工操作,员工每天只能分拣5万个快件,而使用智能分拣机器人,每天至少可以分拣20万个快件,效率提高了4倍。不仅如此,分拣准确率也提高到100%,避免了人工分拣差错率高带来的二次处理成本和车线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避免分拣员操作中出现抛件现象。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崔巍认为,快递行业是从传统行业里分离出来的一个市场化的行为。新的行业出现,必定有很多东西要改进,其中就包括制度的跟进。整治目前存在的快递乱象,是一个多位一体的问题,首先,法律依据要到位,可以将已有的邮政法进行修改,也可以依据邮政法和行政处罚法制定相关条例;其次是执法要到位;第三,应全程有视频监控供客户查看,至少保留48小时。在整个快递过程中,要全程录像,如果寄送接收两端都没有损坏,那就可以推断是在运输途中损坏。这样就可以进行理赔,也可以据此对快递公司作出处罚,甚至吊销牌照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