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外界对于二手车电商关注的热度继续升温。一年一度备受关注的央视315晚会,二手车电商龙头车易拍因宣传交易无差价而暗中收取服务费“不幸”上榜,作为汽车行业的代表替许多提心吊胆的整车企业充当了挡箭牌。
标明无差价却暗地收费的做法确实不妥,车易拍方面也迅速进行回应,除了向消费者道歉之外还澄清,收取服务费是行业惯例。此事也就差不多要翻篇过去,不像整车企业如果被曝光了产品品质问题,相当一段时间都要在风口浪尖上接受媒体与消费者的质疑。
不过,收取服务费事件引发的对二手车电商的关注,却在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仅靠遮遮掩掩收取服务费,能否让二手车电商实现良好运作和扩展,如果不能,在二手车金融、保险、售后等业务短期内难以成气候的行业环境中,二手车电商的烧钱大战还能撑多久?
作为新兴的销售载体,电商展现了强大的集客能力、便捷的售前比对和支付方式等特点,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提升以及消费习惯的转变,二手车电商坐拥巨大商机。无疑,二手车电商平台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二手车电商平台,1月的交易周期要长于线下二手车市场,并没有表现出快速传导和高效率的优势。数据显示,2016年1月主流B2C电商平台共上传车源29.37万辆,当月有36.4%的车辆完成交易,占总交易量的13.5%。1月售出车辆中,线下渠道销售周期为26.6天,线上B2C销售周期为32天。
对于二手车电商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和现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认为,目前二手车电商平台有面向B端、C端两种,但目前都已出现了调整的迹象,特别是面向B端的二手车电商平台。“包括平安好车、车享等平台,都已经准备进行战略调整了。二手车电商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调整的阶段。不少电商平台已经意识到,O2O在二手车交易中是完全行得通的,二手车企业拥抱互联网的思路没有错。但二手车毕竟是非标准化产品,交易和使用都离不开线下的支撑。
但无论是B2C还是C2C,都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回到大众互联网使用习惯来说,谁的体验更好,谁的服务更好,谁的专业度更高,用户就会倾向于那种模式和那家平台。不得不说,在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踏实地为客户着想,解决客户的痛点,才是立足之道。
尽管业界依然看好二手车这个万亿市场的发展空间,但即便在强大广告助推下,全年成交量没有突破1000万辆,低于普遍预期,这也给从业者打了一针镇静剂。红杉资本姚安民表示:“二手车行业经过去年的烧钱大战,资本应回归理性,回归价值投资。业务布局和投入产出比才是今后我们关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