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服装这个品类,我们从今天开始,已经在大规模建立京东自营团队,全面进入服装自营领域,刚开始今年可能为我们带来的收入和销售总额都有限,但是我们坚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增长策略。只有我们能够保持优秀的用户体验,在任何品类我们都能赢。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鉴于京东在快消品和家装家居方面的战略定位,可否介绍一下这两个品类的毛利润率的最新情况?另外,你们提到返点可以帮助家电领域的增长,那么现在家电品类的毛利润是什么情况?
你们刚才提到要打造京东自营的服装品类,但是,服装行业的SKU巨大,多数电商都选择了开放平台的模式,唯一采用自营模式的大概就是唯品会,那么,我想知道,你们做服装自营的信心来自于哪里?如果京东要做服装自营,会不会与唯品会进行合作?
刘强东:关于服装自营,我想重申一下我们的战略,在所有品类,京东的战略都是自营+平台同步发展,这不仅是在服装品类,在电子产品方面,我们现在也在大力发展第三方卖家。所以,京东发展服装自营业务,不代表我们会关闭任何一个第三方卖家,包括所有品类的官方旗舰店、专卖店、零售商都可以继续保持在京东的运营。
服装商品繁多,包括大小、颜色等差异特别多,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非常好的方法去做自营。但是公司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自己的经验,所以目前还是主要集中在男装方面,因为其相对比较标准化。但是,不管是国内、国外,还是线上、线下,都已经有很多的案例证明,服装自营是完全可以走通的。
黄宣德:关于你之前的问题,对于单个品类的毛利率我们不进行公布。
刘强东:京东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保持在比行业毛利率低得多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盈利。如果盈利是建立在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毛利率的基础上的话,只能说明这家公司是没有竞争力的。
所以大家分析一下带电产品的话,国美、苏宁是永无翻身之日的,只要他们改变不了自己的成本结构。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关于你们与腾讯等社交网络以及与今日头条等媒体的合作,过去几个季度的流量和销售转化率各是怎样的?
黄宣德:我们与腾讯的合作非常成功,微信和手机QQ在持续为我们带来大量的流量,转化率也一直在提升,具体转化率我们不进行公布。
京东与今日头条的合作主要是在数字营销方面,基本上就是利用今日头条的平台和京东的技术来改善广告的效率,目前合作还处在早期阶段,初步的效果非常令人受鼓舞。
刘强东:类似与今日头条的合作京东会与其他公司开展更多。这与两年前京东内部成立的“开普勒”项目有关系,现在这个项目已经逐步成熟、落地。
汇丰证券分析师:可否从自营和平台业务以及各个品类的角度介绍一下2017年公司的增长驱动因素都有哪些?
刘强东:对于自营和平台业务,重申一下,我们的战略非常清晰,所有品类都会同时发展自营和平台业务,而且第三方卖家我们还会要多种,比如既有官方旗舰店,又有专卖店,还有代理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86 Research分析师:公司的用户增长依然很快,那么在促进用户增长和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用户使用时长方面公司是如何平衡的?
第二,我们看到中通等更多的国内快递公司正在上市,从市场上融得更多的资金,这些快递公司的物流系统也在逐步改善,那么京东如何看待自己在物流领域的竞争力?
黄宣德:对于零售商家来说,用户体验主要在三个方面:商品质量、商品选择和服务质量,我们的重心也一直在这三个方面,并不太在意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我们关心的是消费者在意的是什么。
我觉得更多物流企业上市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很好的现象,大家也知道,快递在中国是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服务质量很多都不达标,但是,随着这些企业上市之后,不管是从投资者还是政府等监管机构,都会受到更多的监督。现在大家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方面,希望最终用户会愿意付更高的价格获得更好的服务。
刘强东: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区分用户,有些用户过来就是为了获得一个最快的用户体验,这是目前京东主流用户群体的一个需求,很显然在这方面京东是给客户提供了最好的体验的。
这些用户京东更关心的是他们的打开次数和购物次数,所以我们发展京东到家,进入生鲜领域,也都是为了让用户有更高的购物黏性。
当然,也有一些用户到京东是希望逛起来,他们希望看视频、看图片,看电子书、听音乐等,所以在京东平台也有我们的直播服务,也有PGC(专业合租伙伴制作内容)。
但是这些内容如果你往前看十年、二十年前的互联网的话就知道每种模式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比如十年前偷菜在网上非常火,这些模式在美国也出现了很多,比如MySpace,
无数例子不胜枚举,总得意思是说,像直播我们并不认为会成为客户购物的主流模式,它火起来的时候很火,但是消退时候也会很快,对于京东来说,用户体验我们讲得永远是一个故事,不会因为市场风向的改变而改变我们的故事。
(来源:DoNews 费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