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JIC)举办,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JIC投资沙龙”上,刘健披露,现在各省政府推出的项目大约有1800多个,总投资3.4万亿,银行、证券等开始介入PPP项目,其他机构也跃跃欲试。刘健在论坛上表示,必须鼓励保险公司、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PPP领域,但由于PPP项目周期与机构资金回报存在不匹配等问题,一些资金对PPP仍在观望。
3.4万亿PPP项目落地难
据报道,目前全国各地已推出的PPP项目已多达1800多个,总投资高达3.4万亿元。但是,找到合作伙伴的却寥寥无几,很多项目都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也就是说,PPP项目更多都处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之中,达不到预期目的。
对地方政府来说,在制定PPP项目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进行全方位、深度的可行性研究,把PPP项目的优势、劣势、收益、投资额等全部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和核算,给出回报的期限和获利空间,从而让社会资本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合作的空间和可能
对那些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公共设施、公益项目,则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政府回购,即通过仔细测算和认真分析,设定回购年限和价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二是设计固定回报率,由社会资本投资。
考虑到PPP项目的合作对象是社会资本,因此,要避免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国有资产流失、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问题,在这些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原则,任何合作项目都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问题的发生。
财政部网站上周专门刊发题为《财政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的文章,提出将通过实施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等措施支持稳增长。其中就包含要加快推广PPP模式。
PPP热潮也开始席卷各地,PPP项目由部分地区的试点示范,进入了全面、批量推进的“快车道”。除了传统的供水、污水处理等项目,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项目都成为了“公私合营”的对象。
8月,江苏省财政厅PPP办公室再次评审出186个项目充实全省PPP项目库,并从中筛选出63个项目作为江苏省2015年度(第二批)PPP省级试点项目,总投资1158亿元。湖南省已分两次收集省直及各市州申报的PPP项目227个,涉及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商贸物流等多个行业。去年年底,湖南省向社会集中发布的30个省级PPP示范项目,总投资达到583亿元。
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PPP领域养老金险资进军PPP
由于PPP主要由社会资金主导,这也引发了各路资金的掘金热。目前,银行、证券等开始介入PPP项目,其他机构也跃跃欲试。刘健在论坛上表示,必须鼓励保险公司、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PPP领域。
PPP模式不同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若没有社会资本响应,各省推出的1800个项目仍是“一头热”。刘健指出,产业资本有限,且成本较高,很难承担大量PPP项目的实施,必须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PPP领域,在国内主要是保险公司、养老金等。
中建投信托总经理助理谭硕表示,解决资金成本匹配的问题核心是结构化,对投资人不同投资偏好、成本及期限都要结构化,在项目第三年形成应收账款的时候要用结构化的方法解决当前现金流匹配的问题。
如何改善PPP项目融资困境,刘健建议鼓励保险公司、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他表示,在股本融资方面,产业资本有限,相对来说成本也较高,如果项目层面都是产业资本的单一组成结构,很难承担大量PPP项目的实施,因必须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这个领域,在国内主要是保险公司、养老金这些,因为这些机构投资者需要一个长期稳定适度的回报。
刘健强调,解决PPP落地问题不是财政或其他部门发个文就能解决的,需要在项目层面做大量细致、专业的工作。提高落地率,关键是要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变化有一个客观分析,合理分配风险,加快相关改革,确定激励相融的交易结构、回报机制,提高项目的可融资性。从公共财政角度要加强绩效考核,确保政府每一笔支出物有所值,同时把PPP项目向下未来的支付责任要纳入一种管理,在年度的预算、中期财政规划中得到反映,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履约。
财政部一直试图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引导PPP模式的应用,去年11月底财政部推出首批PPP示范项目,共计30个,总投资约1800亿元。此后财政部发文要求各省市严格筛选上报适宜采用PPP模式的第二批备选示范项目。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在此次论坛上透露,第二批示范项目将在9月底10月初发布。
他表示,第一批当时300个项目很难挑出30个项目,当时没有基本的PPP概念。而第二批示范项目质量有较大提升,项目行业分布非常广。项目还涉及到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
PPP落地难 养老金险资或进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17 17:17:09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印花税的三个“你不知道”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