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缓解融资难是加码租赁业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的关键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31 17:03:2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受访专家表示,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拉动企业设备投资,带动产业升级。

  中国融资租赁自2006年再度复兴后,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进入2015年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许多行业发展陷入困境。与此相对的是,融资租赁业却逆势发展。截至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3185家,比上年底增加983家;行业注册资金,按人民币以实缴计算,约合10030亿元,比上年底增加3419亿元;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36550亿元,比上年底增加4550亿元,增幅为14.2%。在天津、上海、广州等一些城市和地区,融资租赁业不仅是金融创新的一个亮点,也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力支撑。

  随着金融改革的整体推进以及配套政策的完善,我国租赁业将在社会融资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由于租赁业逆经济周期运行,在价格低谷时买入资产,高点时转出,因此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实体经济的“蓄水池”,有效熨平经济周期对实体产业的影响,帮助企业在行业周期上行时避免盲目扩张,在下行时渡过难关。

  在辅助新兴产业、改善民生方面,租赁业在地铁轻轨、绿色公交、污水处理、节能发电、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盘活现有存量资产,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此次会议上确定,一是厉行简政放权,对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对船舶、农机、医疗器械、飞机等设备融资租赁简化相关登记许可或进出口手续。在经营资质认定上同等对待租赁方式购入和自行购买的设备。二是突出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端核心装备进口、清洁能源、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租赁业务,支持设立面向小微企业、“三农”的租赁公司。鼓励通过租赁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三是创新业务模式,用好“互联网+”,坚持融资与融物结合,建立租赁物与二手设备流通市场,发展售后回租业务。四是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各地通过奖励、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同时,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加强风险管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