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事情只能这么说,单向收费确实牵涉面比较广,不是很多消费者想的,甚至很多业内搞技术的,这个不是很简单嘛,技术很好做的,单从技术的角度看,没有从其他的经营啊、政府的监管啊,消费者的种种角度来压力,研究得不够。
主持人: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阚凯力:根本不是技术问题,是一个 经营问题。所以咱们国家一直坚持双向收费,这对于促进我们国家电信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这么做,没有双向收费,联通根本活不到今天。
主持人:能拿您说的这话做题目吗?(笑)
阚凯力:不,本来实际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嘛,你的用户又很少,只要一跨运营商,像欧洲那儿变好几块钱一分钟,那谁爱做联通的用户,都跑去做移动的了,联通马上就死了嘛。所以我一再强调,单向收费不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实际上是违背消费者利益的。愿望是很好的愿望,刚才说了,我们国家的移动资费,尤其是像北京的移动资费,确实是严重偏高,20%几的税后利,下降的资费空间非常大,这个我和所有的消费者都是一样的,我也每月好几百块钱的手机费,尤其北京的还特别贵。但是究竟我们还是要讲科学,往往是良好的愿望结果适得其反,倒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强调这个,咱们国家,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也非常慎重,非常谨慎。所以我觉得,前一段把单向收费又炒炒起来了,主要是广东联通打出“世界风”,打出单向收费。
主持人:但被叫停了不是吗?
阚凯力:没有没有。根本没有。你这个消息错了,因为你不是业内啊。不,没看懂,它实际上是一个套餐,相当于我们来话畅听的套餐,不单广东,全国很多地方都推嘛,像北京联通、北京移动也是什么什么套餐,你交多少钱就接电话每分钟两分钱还是一分多钱吧,都是属于这种性质的套餐。或者说这就是买一送一,广东联通也是这样,但它就抓这个噱头做广告,说是单向收费。结果呢,这个就造成了很多质疑,而且媒体还炒作,“单向收费尖冰开始被打破”什么的,这实际是套餐。后来广东通信管理局并没有禁止它这个套餐,因为本身就是批准的,但是指责了,而且警告了广东联通,说你这属于对消费者的不实宣传,你这个明明是套餐,你把它吹嘘成单向收费。
主持人:偷换概念。
阚凯力:偷换概念。跟踪那个事件实际上你可以看到,实际上广东通信管理局,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处置以及分析是非常准确的。广东联通这样去吹单向收费是错误的,这样是给消费者制造混乱,你是什么就是什么,你是优惠套餐就是优惠套餐,你不是单向收费。我觉得最近这一轮对单向收费的炒作,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和广东联通那个有关系。但事后,我觉得广东的监管部门对这个处理得非常准确。而且非常合情合理,已经是通过监管部门批准过的,那就允许你执行,但是不准你去误导消费者做不实宣传。
主持人:关键它是不实宣传,打着这个旗号并没有做这个事情。
阚凯力:对,它本身是一个优惠套餐,更不是像咱们联通副总讲的什么普惠制的单向收费。普惠制单向收费是什么呢?买一个手机根本不要交钱,只要别人给我打电话我都可以免费,但根本不是这种情况。
主持人:咱们的话题进行到现在,很多网友在聊天室自发进行讨论。
网友:我认为现在的根本问题就不是双向收费的问题,而是资费太高了,只要资费降低50%不就可以了吗?
阚凯力: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现在比如说像上次比较大的对单向收费的争论我记得是03年,现在三年过去啦,平均水平来讲应该说比03年下降不只50%了,下降的还是不少的。而且继续下降的空间还是很大,它的利润率20%的税后净利润在那里摆着嘛。
主持人:您刚才说它还是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嘛,开始咱们也说了,北京的资费是最高的。我有一个官方数据,06年7月份来自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叫做“全国移动电话资费表”,北京现在是每分钟5毛钱,除了江苏一些城市是6毛以外。
阚凯力:这个钱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数字我觉得不太准确。我不知道发改委的统计口径从哪儿口径的,我觉得可以很简单地这样,比如说北京移动,它每年或者每个月总的通话分钟是多少,通话收入是多少,我相信除出来不到5毛钱,他讲的是今年06年7月份的,这个肯定是错误的。现在北京最高,但还是有各种各样的优惠和套餐,比如什么99套餐啊之类的。而且各种充值卡也都有优惠,我相信他这个是错误的,我不知道发改委的统计口径是怎么统计的,很简单,你把总的话音收入除以分钟数就完了。我相信到不了这个价钱。但却是比全国严重偏高,04年全国平均水平是每分钟2毛钱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