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每年会产生科学技术领域内的3万多名博士。报告强调了创新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新劳动力的加入和基础设施、住宅及工业领域内的大规模投资)正在失去动力。
报告说:“老龄化将很快使劳动力总量达到最高值并开始减少,到2050年的降幅可能达到16%。而固定资产的宏观经济投资回报已经减少,现在每生产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需要的资本比1990-2010年增加60%。投资还受到占国内生产总值282%的债务的限制。”
习近平访问波音公司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报告突出了政府在通过两条途径推动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是利用公共开支支持科研中心,向高科技产品提供补贴;另一方面则是向外国企业施压,要求它们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面向未来,政府确认了多个需要优先获得公共扶持的行业,如核能、医疗设备和电动汽车。
习近平访问波音公司
这对跨国企业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笔者曾经说过,中国已不再是“世界大工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正快速提升。企业将中国视为低成本生产基地的心态越来越淡化,相反,企业更看重中国可以为创新活动提供的优越环境。懂得利用这些优势将是大量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结论有三:首先,中国的生产模式转变正在进行中;其次,和不久以前到中国生产是为了把低劳动力成本作为竞争力关键因素一样,现在很多企业到中国来是为了利用在科研方面的潜力和日益增加的资本;最后,中国政府是经济转型的主角,负责指明该走的道路,并能给予资金和监管方面的坚定支持。